本文来自

《新潮电子》

2017年08期

《新潮电子》领导数码时尚新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以通信、娱乐、移动、影像为四大基本报道方向,向读者提供最快、最新的数码产品资讯和最适用的数字消费指南,引导最精彩的数字时尚生活。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ISSN 1007-077X(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购买纸刊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95 篇文章,被 0 人关注,获得了 0 个喜欢

阿里巴巴进军智能硬件

文/ 周丁 图/ 周丁
前言 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亚马逊、苹果、谷歌……巨头们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已经成为现象级企业,其一举一动往往会成为某个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鲜有智能音箱这样能够让所有互联网巨头同时聚焦的领域,这一看似简单的硬件产品,却成为了当下科技巨头们的宠儿。

499元的智能音箱

       提到智能音箱,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亚马逊Echo,虽然国外玩家众多尝鲜让国内科技粉们跃跃欲试,可想到千元出头的售价以及中文语音识别的困境,这样的兴趣很容易就被失望所浇灭。

 

      而在全球人工智能大热、智能音箱热卖的当下,阿里巴巴天猫精灵X1的出现的确能在极短时间内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499元的价格同亚马逊的Echo、谷歌的home以及苹果HomePod相比便宜一大半,而且对中文普通话的支持显然更接地气儿。除简约时尚更易融入家居装饰风格的外观设计外,与天猫精灵X1同步登场的还有阿里第一代中文人机交流系统AliGenie

 

      AliGenie采用了conv-RNN的通用推理混合框架和深度优化的强化学习策略,具有自然语言处理、开放平台、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等人工智能能力,配以超过1亿个认识的实体加上CTB中文语言标注标准,用来识别用户画像、语境、上下文、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甚至是口语化表达,而其开发者平台也已经与Keep、滴滴、喜马拉雅FM等众多产品进行了对接。另外,AliGenie还为西溪天堂的酒店包括喜来登、悦榕庄、西轩、布鲁克等提供对接,为入驻酒店的顾客提供语音服务。

 

       天猫精灵X1显然已经不仅仅是一款简单的硬件产品,其搭载的是阿里巴巴在语音助手乃至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而作为一款支持普通话的智能音箱产品,其也顺利走到了当下互联网最热的风口。

 

新的互联网风口

        随着亚马逊Echo和语音助手Alexa逐渐走向成功,智能音箱无疑成为当下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的“新宠”,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Analytics则指出,2016年智能音箱全球出货量590万台,并将在2022年增长10倍,市场价值达到55亿美元。而据拓普研究所最新的数据显示,语音交互已经成为智能时代的入口。2014年到2017年全球语音设备出货量大幅度攀升,从不足500万台,到2017年将达到2500万台。2016年到2021年全球语音识别市场的年复合增长将达到43.6%

 

        相对明确且符合增长率较高的市场前景足以让整个科技圈震动,且具有先发优势的亚马逊Echo也用实实在在的出货量起到了极好的榜样作用,加上谷歌Home、苹果HomePod的跟进,更加速了整个产业跟进的速度。2017年初以来,联想发布智能音箱,Amazon发布带触屏的Echo Show,微软联手音频设备制造商哈曼·卡顿合作打造 Invoke、阿里巴巴推出天猫精灵X1加上有意进入智能音箱领域的三星、腾讯等巨头,整个智能音箱成为互联网风口的确定性已经非常强了。

 

中文识别下的机会

        智能音箱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已经非常明确,但市场用户庞大的中国市场却出乎意料地未成为亚马逊、谷歌、苹果、微软等争夺的焦点,中文识别和本土化的应用生态,似乎让跨国巨头将市场机会留给了BAT、京东、小米们。

 

        与国外智能音箱市场相比,目前国内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曾做过相关统计,2016年美国智能家居市场销售额为97亿美元,而中国仅5.2亿美元。普及率的增长差距更是惊人,美国为5.8%,而中国仅为0.1%。但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为国内智能音箱行业的引爆埋下了伏笔。

 

        百度联合数家音箱生产、语音交互技术提供商,为其他第三方产品制造商、开发者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而腾讯云“小微”推出的也是“智能语音”技术,据腾讯执行董事刘炽平透露,腾讯正在研发智能音箱“耳朵”,预计今年8月发布。阿里巴巴则直接推出了天猫精灵X1。而小米、联想、京东同样对智能音箱充满了兴趣,整个市场已经初具“百家争鸣”的态势。

 

P2:分析

从默默无闻到焦点的亚马逊Echo

       智能音箱的崛起并非一朝一夕,其偏重智能家居领域的特性最初并不被市场看好,201411月诞生的亚马逊Echo一开始完全是随时可能夭折的“新生儿”,籍籍无名亚马逊Echo一开始无论是销量还是关注度都极低,但从20153月到20169月这段时间,美国消费者对于Echo设备的认知度从 20%增长到了69%。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里,Echo的认知度提升最为明显。

 

       2017年,亚马逊Echo的预计销量已经高达1000万台,而两年多以前,这款产品的销售模式还是邀请内测,两年多的时间,不仅仅让亚马逊Echo完成了市场终端消费市场的培育,更成为了一款“现象级”的产品,其以“先驱者”的身份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开了智能音箱领域大门,也成为市场高速成长红利最大的分享者,而谷歌、苹果等互联网科技巨头随后跟进的布局,也让整个市场焕发活力。

 

巨头们的战略布局

       相比亚马逊Echo的试水与坚持,谷歌和苹果两家对智能音箱的态度就有些投机取巧了,伴随着市场消费者对亚马逊Echo类产品关注度的上升,在 20165月举行的Google I/O 大会上,Google发布了一款名为Google Home的设备,而HomePod是苹果在今年6WWDC 2017上才推出的,这两家虽然没有像亚马逊一样成为智能音箱行业成长红利最大的分享者,但其产品上市时,整体市场关注度和消费者认知度已经呈逐渐上升趋势,能够节省不少消费者培育和市场推广的资源,不过却需要面对亚马逊Echo阵营的压力。

 

       事实上,巨头们智能音箱产品的推出,更多是出于产品或服务的战略布局上,智能音箱产品更多是将其作为人工智能的载体,依靠其同智能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布局整体应用背后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包含且不仅限于电商、流媒体以及线下服务等领域。

 

       单纯的硬件销售显然不值得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大动干戈,但源源不断的服务乃至应用生态布局,则足以成为各大互联网科技企业重要的战略布局。

 

智能音箱的热血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亚马逊Echo、谷歌Home、微软Invoke和苹果HomePod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而国内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巨头的跟随也让智能音箱迅速崛起,从软件应用到语音识别以及硬件制造,每家企业都在努力寻找智能音箱领域中属于自己的位置,而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尝试推出智能音箱的企业数量维持在五十家左右,更有至少500家相关产业链企业提供者各种产品和服务。

 

       面对这样一个有“钱途”的新兴市场,企业的玩法也不尽相同,有渴望建立生态掌握话语权的巨头,他们借助相对封闭的生态为既有的内容和服务寻找新入口,而内容提供商开始联合众企业“抱团取暖”,攻城略地,中小创业者术有专攻,提供技术或硬件支持,抢占时机,力求杀出一条活路。

 

      人们熟悉的喜马拉雅、酷狗都可以成为智能音箱的内容供应商,而科大讯飞、云知声则属于智能音箱产业链上的技术服务企业,需要注意的是,除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一类知名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已经或者极有可能推出智能音箱产品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类电信运营商也有传言要推出智能音箱产品,加上小米这样深耕智能家居全产业链已久和海尔这样的传统家电企业,以及万音、亲见等推出智能音箱产品的创业公司,整个智能音箱产业链正处于厉兵秣马的阶段,围绕终端市场消费者的血战一触即发。

 

 

应用情景的比拼(智能家居)

       智能音箱产品作为家居元素,自然少不了外观设计的比拼,不过相对外观而言,其应用情景的较量才是决定智能音箱产品综合实力高低的关键。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初,人们往往会关注AndroidiOSWindows平台在应用数量上的比较,拥有较多应用的平台,往往意味着产品能拥有更好的应用适应性和拓展新,而这样的规律在智能音箱领域同样行得通,尤其是巨头们尝试用相对独立的语音系统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生态时。

 

      以具有先发优势的亚马逊Echo为例,其声控App数量已经突破1.5万,或许这样的数量对于智能手机阵营并不算什么,但已远远领先微软和谷歌,用户完全可以通过声音控制完成叫车、天气咨询、酒店航班的查询及预订,加上众多生活化的对话以及智能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都以全方位渗透覆盖用户家居生活行为为目的。

 

      智能音箱在国内终端市场的渗透速度略慢,也同应用情景的带入具有一定的关系。擅长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不一定能玩转社交,而擅长社交的腾讯却不一定能在语音购物上做得比阿里巴巴好,而出行叫车、旅游住宿、机票等预定还需要滴滴、去哪儿、携程等互联网平台共同和努力才能为玩家提供相对完善的应用体验,而围绕智能家居的应用情景的比拼,必然会成为未来智能音箱较量的关键。

 

谋夺的是人工智能话语权

       人们可以将智能音箱理解为语音助手的“具象化”产物,也能将其当做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的中心,其关键在于隐藏在智能音箱背后的AI人工智能系统。

 

       巨头们之所以看好并布局智能音箱产品,背后的逻辑还是在于对人工智能话语权的争夺。单就语音交互而言,智能音箱需要相对完善的语音采集、分析及处理系统,不仅需要准确、高效地识别用户语音指令,更需要借助语音、语气判断用户情绪,并融合深度学习树系统,了解用户喜好和习惯,综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智能音箱的整体应用需要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树、语音识别等多个系统共同合作才能实现,人工智能让音箱产品变得更聪明的同时,也借智能音箱完成了同用户的亲密接触。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能音箱成为AI系统开启“民智”的钥匙,而巨头们与其说争夺的是智能音箱产品的销售,不如说是争夺AI系统同用户接触的机会。

 

生活方式的改变

      除了应用情景和AI人工智能的布局外,智能音箱另一个惹人关注的焦点恐怕是语音控制了。相对传统键盘输入或触控控制,语音交互更符合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模式,用户通过语音控制设备,能够减少人机交互过程中的违和感,且具有更好的便利性。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用语音对智能音箱产品下达某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命令时,已经默认将智能音箱产品当做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在使用了,这不仅仅改变了人们传统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式,更让智能音箱企业拿到了足够的话语权。

 

编辑点评

看似简单的智能音箱,背后却需要整个内容、服务生态系统来支撑,巨大部分企业都难以像亚马逊、谷歌、苹果、阿里巴巴等巨头一样以构建生态闭环的形式分享行业红利,可即使是生态产业中的一环,也需要足够的技术或者已成规模的体系才能进入,这使得智能音箱领域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其成败及市场推广进度更多维系在少数行业巨头身上。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