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7年19期

24期

23期

22期

21期

20期

19期

18期

17期

16期

15期

14期

13期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299 篇文章,被 3 人关注,获得了 5 个喜欢

读览

文/ 钉科技 图/ Ame

“全面屏战争”,胜利将属于谁?

 

相较于前两年数轮“舌战”带来的热闹局面,今年的国内手机市场着实安静了许多。直到最近,这短暂的“和平期”似乎到了尽头。打破这平静局面的,是一个叫做“全面屏”的概念。

 

“全面屏”,是手机屏幕窄边框和高屏占比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尽管目前市面上的手机还无法做到真正100%的“全面屏”,但随着华为、vivo、金立和小米等手机厂商纷纷表示要推出“全面屏”手机,这个概念想不火都难。那么,在这场“全面屏战争”中,胜利的天平将向谁倾斜呢?

 

首先来看小米,尽管是小米在去年年末点燃了“全面屏”这个概念,但对于“全面屏”小米未必具备绝对话语权,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小米无论在全球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相比苹果、三星、华为、OPPO和vivo等手机厂商都不具备优势,无论是从技术实力或者体量对比来看,小米作为“先驱”未必能做到“先进”。另一方面,小米本身并不掌握屏幕面板等相关的核心技术,小米MIX发布之初,搭载的就是夏普的屏幕。当然,其他国内手机厂商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事实上,夏普早在2014年已发布过 “全面屏”的手机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夏普手握屏幕面板资源,但夏普手机的整体表现却需要更进一步。同样作为掌握屏幕面板供应链的厂商,三星的市场话语权掌握得就更加充分。由此看来,无论是需要更进一步的夏普手机,还是领军Android阵营的三星,在“全面屏”竞争中都有优势。不过,国产手机品牌未必没有机会。

 

其一,其它屏幕面板的上游供应商也在布局“全面屏”。比如友达,今年初,为保证产能,部分小米MIX采用了友达的屏幕面板。另外,有消息称,JDI在今年6月份宣布开始量产6英寸的“全面屏”屏幕。这就表明,在“全面屏”的供应方面,国内手机厂商未必会受到夏普或者三星“产能不足”的影响。

 

其二,除了屏幕面板本身,“全面屏”的竞争还将体现在操作体验等方面。那么,未掌握屏幕面板核心技术的手机厂商,就可以更多的专注于向用户提供独特的体验功能。三星针对“全视曲面屏”推出了独特的交互体验,努比亚在主打“窄边框”时也已经设计了相应的交互功能,在这些方面,各手机厂商都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也是塑造差异化产品的途径。

 

 

阿里音乐和腾讯音乐达成合作,版权割据的乱象要终结了?

近日,阿里音乐和腾讯音乐双方宣布达成版权转授合作,授权规模在百万以上。如今在线音乐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独家版权导致的版权割据现象。在今年4月的版权保护大会上,网易CEO丁磊就对独家版权“怪象”导致的用户体验受损问题进行过痛批,版权割据对于用户的伤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事实上,在各大音乐平台大打“版权之战”时,用户很可能会失去安全感,从而放弃在线听歌,而是选择将音乐下载下来。当在线音乐平台在竭尽所能增加用户使用时长时,用户却选择了离线体验,这对在线音乐行业来说,无疑会导致极大的倒退。当然还有更严重的,那就是用户可能会去下载盗版音乐。所以“版权大战”继续打下去,很可能会波及到整个音乐行业,而这影响的绝对不会是具体某个音乐平台。这场乱战背后,很可能没有一家音乐平台能真正受益。所以从多个角度来看,阿里音乐和腾讯音乐达成版权合作,不仅让双方的曲库变得更丰富,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切断微博登录,“头条账号体系”的野心与困局

《今日头条》近日向用户推送了一条消息,他们将在近期关闭《新浪微博》的账号登录服务,今日头条和新浪微博之间的矛盾看起来一时难以调节。随着今日头条和新浪微博都在基于移动资讯和内容分发做横向扩张,两大平台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今日头条开始往短视频、问答和社交化方向发展,而新浪微博则也在发力短视频、长文章和问答。无论是今日头条还是新浪微博,两大平台都是信息流产品,产品形态上越来越雷同,面对的广告主基本相似,争夺的也都是用户的使用时长。但两大平台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异,那就是新浪微博有社交关系,对提高用户粘性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纵观今日头条所有的产品,都采用的是以算法为核心的去中心化模式,让用户更多地是被动接收相关信息,而不是基于社交关系。没有社交,今日头条就有沦为工具的风险,就用户黏性来说,最高效和稳定的方式永远是建立网状的用户关系链。而相比《新浪微博》和《微信》,《今日头条》可能还需要另辟蹊径。

 

鲜花电商,资本“烧”出来的生意?

艾瑞咨询在《2017Q1中国鲜花市场研究报告》提到,鲜花电商在2016年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68.8亿元人民币,并预计2019年的市场规模能突破600亿元人民币。即便如此,很多人仍难以理解,门槛低、天花板低的鲜花电商何以会成为一个大生意?事实上在资本市场,鲜花电商虽一片红火却鲜有盈利,供应链管理、损耗控制是鲜花背后的荆棘。而从业务模式上来看,目前,市面上的鲜花电商分为O2O、B2B和B2C三大类。看起来三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结合当下环境来看,O2O流量红利殆尽。B2B模式改造困难,对资金量、信息服务能力有极高要求。B2C模式最靠近消费者,但下游消费者的购买习惯需要花费大力气去引导和培育。就算在资本的助力下,未来鲜花电商想要讲出更多“性感的故事”也很艰难。

 

即时配送市场,为什么没被外卖公司占领?

从2016年开始,同城即时配送业务开始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数据显示,2016年同城即时配送业务累计达56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即时配送最大的需求,最开始来自于外卖领域。既然即时配送是外卖领域孵化出来的市场,为什么外卖平台没有拿下这个市场?尽管外卖平台具有海量的用户,高品牌认知度,但是在运力的组织形式上,外卖平台和即时配送企业等众包平台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导致外卖平台在跑腿等即时配送业务的进展上不是非常顺利。此外,送外卖这项业务本身需求依然旺盛,外卖平台没有专心地发展点对点即时配送业务的强烈需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同城即时配送业务虽属于低频服务,但一旦遇到有大流量加持的情况,资本还会涌入近来。而现在,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巴巴的菜鸟,都已经看到了这块市场。

 

“刷脸”APP爆发式增长,身份证是否会被取代?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爆发”,人们不禁要问是否意味着身份证件等传统身份识别方式将被取代?虽然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采用,人脸识别精度相比几年前已有大幅飞跃。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群样本巨大,不同光线、姿态和分辨率等条件都可能给机器识别带来困难。而且,人脸识别技术还面临一些安全漏洞。目前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比如用别人的照片等方式,都可能成功“骗”过人脸识别系统。此外,人脸被采集也使得隐私泄露风险剧增,这不仅需要采集者自律,更需要在相关监管引导下建立起整个行业的统一标准,共同筑起保护用户隐私的行业堤坝。因此,近年内人脸识别技术不会被大规模应用,但未来,身份查验的一个主流趋势是人证合一,即刷脸加身份证件,身份证还是会继续存在的。

 

豆瓣的焦虑:还能快起来吗?

最近,“豆瓣即将海外上市”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从2011年8月拿到红杉资本、挚信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联合投出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之后,豆瓣已经有6年没再有资本变化。从2011年开始,豆瓣用拆分PC端不同板块的方式,连续上线多个应用。但是,这些应用之间没有产生联系,功能遭到了强行拆分,给用户造成了不便。战略失策,这让豆瓣掉了队。2014年8月,《豆瓣》APP推出。豆瓣希望通过这个姗姗来迟的综合APP,将流失的用户拉回来,但这个转变来得太迟了。在豆瓣探索不力的几年间,国内互联网行业经历了飞速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个已然是巨头的竞技场中,豆瓣没有雄厚资本的加持,没有具备绝对竞争实力的爆款产品,显得势单力薄。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