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新潮电子》

2017年12期

《新潮电子》领导数码时尚新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以通信、娱乐、移动、影像为四大基本报道方向,向读者提供最快、最新的数码产品资讯和最适用的数字消费指南,引导最精彩的数字时尚生活。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ISSN 1007-077X(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购买纸刊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95 篇文章,被 0 人关注,获得了 0 个喜欢

工信部责令三大运营商整改!

老用户套餐问题有望解决

文/ 周丁 图/ 周丁
前言 “老用户与狗不能办理”——这样一句看似调侃的话伤了多少手机用户的心,资费套餐问题一直都是手机用户和运营商斗争的焦点。相对其它行业对老用户的看重和维护,电信似乎将更多的资源倾斜给了“新”用户,而今天,老用户套餐问题有望解决!

换套餐or办新卡的痛苦抉择

蚂蚁宝卡、腾讯大王卡、百度生卡、京东强卡、微博V卡……互联网巨头携手电信运营商,推出适用不同消费群体的定制型号卡产品,令人惊喜的是在套餐资费优惠力度上无人能出其右,大有称霸流量业务市场之势。对于喜欢用手机看在线视频、玩重度手游甚至重度朋友圈患者而言,这类以流量为买点的互联网号卡另人兴奋不已。

 

然后,面对互联网号卡高性价比的流量套餐,老用户却被拒之门外。携号转套餐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老用户号卡或许在通话/短信费用方面有一定优势,可延续2G/3G时代的流量资费显然不适用于当前的使用环境。

 

运营商选择了面向新用户推出新的优惠套餐,而不是优惠这些过时的老套餐,结果在用套餐越来越多。用户也在逐步经历着套餐从优惠到昂贵的过程,老号卡用户想要新的流量套餐,更多时候只能选择换卡,可换卡背后却需要面对社交、个人信息变更等各种隐性成本,这样的抉择另用户头疼的同时,不满情绪也越积越多。

 

 

运营商想要的不仅仅是利润

2G时代,30M/月的流量套餐足以满足日常应用需要,可在4G时代,每个月3G都不一定够用,老号卡用户不仅仅每个月省吃俭用以最大化利用流量,更在流量不够时不得不咬牙10100M的购买,而这些“任劳任怨”的老用户却是运营商的主要盈利群体,三大运营商里,中国移动的4G老用户最多,大家可以看到,它也是现在运营状况比较好的。联通和电信因为4G发力比较晚,只能依靠不断推出低价优惠套餐来获取用户,利润收益自然受到影响。

 

运营商不愿意老用户随意更换套餐的目的,很多人都会理解为希望用户沉淀下来,成为利润的供应者,可日赚数亿的运营商们真的看重这点“渣渣钱”,以至于宁愿得罪用户也要努力将“老用户与狗不能办理”推行下去?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32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3.16亿户,相当于我们国家的人口人手一张电话卡了。

 

从数据看,市场显然早已不存在“新用户”了,可无论是为了保持KPI任务还是持续压制竞争对手,将“老用户”变为“新用户”就成为运营商们获取流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这同互联网企业对新流量的追逐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为新用户推出各种优惠新套餐的同时,老用户显然成为了被“遗忘”的群体。

 

同运营商斗智斗勇的用户

老号卡用户换套餐无望的情况下,换卡似乎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可分分钟就可以完成的操作,却往往得面对巨大的隐形成本。从银行、社区到公司,加上各种论坛、社交应用,手机号往往都是“必要”的个人信息项,更换手机号,除需要给所有的社交圈朋友通知,麻烦对方更新你个人信息的同时,你还需要更新上面所有渠道的手机号信息,这对所有的老号卡用户而言,都是换卡换号需要付出的利益。

 

不愿意付出换卡换号的隐性成本,也不愿意继续被老号卡“坑”流量费用,不甘的用户显然不会“束手就擒”,双卡手机让用户多了一个选择,专门为自己准备一张流量卡以应对移动互联各种应用所需成为一种“妥协”的办法,满足用户自身对流量需求的同时,也让运营商们有了获得“新用户”的机会,可互联网号卡和套餐层出不穷,用户自身对于流量的应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当定制的号卡不能满足用户新需求时,难道又一次换卡?

 

于是乎,电话客服、微信投诉、工信部投诉换套餐等操作成为老号卡用户携号转套餐的“攻略”,而在用户与运营商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用户显然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大势所趋的改变

老号卡用户携号转套餐本身就是终端市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虽然运营商一定程度上处于所谓的“垄断”地位,但无论是用户需求还是自身的竞争,都让携号转套餐成为必然。

 

近日,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就老用户目前不能享受运营商入网优惠和新套餐等相关问题作出回应称,工信部收到用户反映后,立即约谈了三大运营商,并要求企业采取措施,除双方合约另有约定外,不得限制用户的资费选择权。闻库称,已经给三家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工信部有关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相关文件,不得推出限制老用户选择资费的方案,并且要求企业梳理排查现有的资费方案,如有限制用户资费选择权的行为,立即整改。

 

二是要求企业妥善处理用户相关的投诉,对于用户提出的套餐变更需求积极沟通解决,对于部分与第三方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的套餐,目前企业说需要系统改造,目前老用户还不能直接实现网上直接办理,工信部要求基础电信企业应该为用户提供方便,通过人工处理的方式为用户办理套餐的变更相关手续。

 

 

运营商历史上埋下的那些坑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明确指示下,携号转套餐必然能够实现,可回顾同运营商斗智斗勇这几年,其历史上埋下的坑又何止这些!

 

3G时代,不少用户都拥有流量比较充沛的套餐;但如果升级到了4G业务,那么流量反而会大大缩水,资费还基本持平甚至更贵,老用户强行升级新套餐,在4G推广初期备受抱怨。而学校企业捆绑消费套餐原本是件不错的福利,可随着人们走出校园或者离开企业,这类资费套餐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另外,尽管套餐包含了很多服务,例如语音、流量、短信等等,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功能,套餐却没有把其套入其中——例如来电显示功能,这样的玩法显然不可能瞒过精明的用户,最终只能让用户对运营商的不满越来越多。

 

 

电信业诸多“陈规旧制”正被打破

回顾过去几年,用户摔入电信运营商的那些坑绝对不在少数,而三大运营商在消费者眼中的形象却像是吸血鬼一般不堪,怨声载道,但也无可奈何。在任何一个消费市场,这样的的供需双方矛盾绝不应长久,虽然各方的妥协让这样的不正常现象维持了很长时间,可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和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电信业诸多“陈规旧制”正逐渐被打破。

 

提速降费、取消漫游等策略已经让消费者非常满意,而本次老用户将可以自由选择新套餐的变化,显然也符合终端用户使用需求,更是整个市场变化的结果。此外,携号转网同样是大众用户呼吁已久的服务,而从2010年携号转网第一批试点开始,已经过了将近七年的时间,近期工信部又放出消息,将在2020年全面推广携号转网。

 

虽然用户这几年对电信运营商的态度依旧有些不满,但随着整个行业的变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无限流量套餐全面推行,资费更低,或许能够将移动互联网正式推向巅峰。实际上,一些明显的改变已经开始出现。

 

被打破的运营商护城河

各种针对老号卡套餐用户挖的坑,不仅仅会制造用户和运营商间的矛盾,更会让运营商失去最宝贵的用户忠诚度,这样的风险对于任何一个领域都是非常可怕的,虽然三大运营商本身在电信领域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可一直以来的护城河却有消失的迹象。

 

网络服务和终端设备成为消费者和运营商之间的连接桥梁,运营商依靠这两个领域的优势,不仅仅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更可以形成各自的护城河。但这样的运营商护城河显然是无法持续存在的,我国三大运营商本身已经渐渐进入同质化的激烈竞争阶段,各家4G网络信号、服务差异越来越小,终端设备厂商更难以成为运营商继续“垄断”市场的依靠。

 

没有了网络服务、没有了终端设备,运营商的护城河逐渐消亡,用户忠诚度对于运营商而言更是难以依靠的存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运营商除了积极布局下一代通信技术,以技术拉开差距外,就只能继续加剧竞争,以维系自身的护城河。

 

 

可预见的运营商价格大战

互联网企业携手运营商推出的定制号卡本身针对在线视频、网文阅读、游戏等用户日常应用提供更多流量以突显差异化,但从全球运营商的竞争发展模式看,这类主打应用差异化的定制号卡更多是过渡性的产物,不限流量套餐绝对是未来主流。

 

互联网企业对流量的追逐,很容易让运营商在资本的压力下提前掀起价格大战,而技术的进步往往会有效降低运营难度,加上消费者专网门槛的消失,运营商间必然掀起新一轮的价格战,在新一代通信技术不能全面普及开以前,以流量为核心的价格战必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旋律。

 

实际上,流量漫游的取消已经体现出运营商价格战的苗头,而各种定制的互联网号卡不仅仅带来多样化的流量使用模式,更陆续提出流量升级服务,流量价格大战显然一触即发。

 

值得借鉴的海外运营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用户对携号转网、携号转套餐的需求除使用过程中的刚需外,国外运营商的运营方式同样值得借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美国主流运营商将“无限流量”当做了基本服务,而澳大利亚针对用户需求的不同,将无限语音和短信成为主打服务,对于热爱生活的澳大利亚人来说,阳光、沙滩以及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占据了当地人主要的时间。

 

而在英国,欧洲一体化大背景下让英国的套餐内容普遍可以在全欧洲使用。不仅如此,一些中高端套餐的内容甚至可以在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在内的6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这在很多国家是无法想象的,这也是同其用户经常出入不同地区、国家的行为有关。

 

虽然全球各个地区国家在电信套餐的设置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总体都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打造的,这很好地诠释了“用户至上”、“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这样的思路下,用户同运营商斗争的胜方必然是用户。

 

编辑点评

从强势到近乎垄断的地位到护城河的逐渐消弭,看似以规模制胜的运营商,实际上却是借助技术和终端设备才能生存并成长。国内终端用户对流量的需求,必然推动流量价格战的爆发,而运营商努力提升似乎、提前布局下一代通信技术无非是希望重新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可5G时代标准的高度统一必然极大降低通信运营的难度,同质化的最终结果是“运营商”概念的模糊化,尤其是在互联网企业和资本的双重压力下。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