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 1538 篇文章,被 4 人关注,获得了 11 个喜欢

不仅是远离

“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谁来清理?

文/ 孔卢融
前言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随着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的崛起,人人都能做自媒体不再是一句口号,而在利益的驱动下,更有不少“心术不正”的自媒体混杂其中,“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更成为整个自媒体生态中的毒瘤。

“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

居心叵测之徒变身预测经济形势的“专家”,一遍遍唱衰中国经济,渲染焦虑恐慌情绪;如黄口小儿一般满口胡说,篡改党史、国史、革命史,故意抹黑经典著作和剧目,恶意诋毁英雄人物;给“黄赌毒”穿上心灵鸡汤的外衣,冒充“知性姐姐”“先知大叔”欺骗单纯读者……

 

人民网近期针对自媒体连续发文,其中“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成为批判的焦点。回顾自媒体崛起这些年,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兴平台加上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另信息以无比迅速的效率传播,人们发现世界如此小、信息/知识获取如此方便的同时,也发现数据造假、抄袭洗稿、虚无价值、篡改历史,乃至铤而走险敲诈勒索、传播谣言、贩假售假、侵犯权利等问题在自媒体生态圈中层出不穷。

 

对于通过各种平台关注了不少网红、大V的网民而言,“打脸”已经是家常便饭,今天的新闻事件真相往往到了明天就会出现一百八十度翻转,舆情的变化不仅仅是误会造成,“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往往有意识甚至有计划地误导读者,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还算轻的,不少自媒体更直接敲诈勒索、造谣生事,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

 

坚决不能碰的社会底线

自媒体虽然有“媒体”二字,但其内容创作者却更习惯于用“标题党”吸引流量和关注度,为了用户流量更不惜炮制虚假新闻事件或采用春秋笔法偷换概念以扩大内容或自媒体影响力。

 

获得大批盲从粉丝,有了一定影响力的“臭脏黑”自媒体账号往往会以此为“资源”要挟企业。有媒体报道称,一家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每年要维护上百家自媒体,单价从每年5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如果不交钱,就会面临很多自媒体的威胁,而湖南陈杰人“以网牟利”,大肆进行非法经营、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的案件更牵扯出网上黑恶势力性质的“家族式”团伙犯罪。

 

新民周刊一篇题为《独家调查|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号年入千万》的文章更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早已成为毒瘤一般的存在,极具危害的行为已严重触犯社会底线。

 

乱象丛生的自媒体

触碰社会底线的“臭脏黑”自媒体账号或许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自媒体都有问题,但在自媒体疯狂发展的这些年里,乱象和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高达数千万的公众号或许有极大部分是盲从或随波逐流注册的,但在自媒体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流量导向、商业变现压力下,部分自媒体趋于自主化、庸俗化,虚假信息泛滥、标题党横行、热点狂欢、洗稿等成为当下自媒体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标题党还是偷窃他人内容资源的洗稿行为,任何一项对自媒体生态的破坏都极为严重,可这些问题却长时间存在于整个自媒体生态中,以至于出现一大批“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自媒体及平台的爆发另鱼龙混杂的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其本身去中心化、去组织性、去权威性的进程,加速个人信息流的传播和扩散,移动互联的便利性带来用户黏性的提升,而片面地追求自由又会另人疏远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加剧对社会规则、秩序的漠视,更加倾向于网络空间的肆意宣泄。

 

从这个角度看,“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已经不是账号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自媒体生态环境的问题了。

 

无下限的流量追逐者

长期以来,流量变现是互联网商业模式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带有“媒体”属性的自媒体而言,无论是卖广告还是卖产品甚至直接卖内容,其关键的“第一桶金”在于获得足够的用户流量。

 

在自媒体崛起之出,情感、时事、笑话、心灵鸡汤甚至无病呻吟的内容都能轻松获得大量关注,在自媒体及其内容供小于求的岁月里,自媒体想要获取流量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无论是网友自发关注还是平台有意无意地引导,总能游刃有余地在网络中捕获流量,可随着自媒体平台数量的飙升,自媒体们不得不费尽心思追求用户关注度。

 

从夸张的标题到春秋笔法吸引关注甚至直接捏造事炮制新闻,越来越多自媒体在自由中开始放纵自己,所谓的“网红经济”“粉丝经济”“自媒体创业”,往往都是在争夺流量、点击量背后的“注意力”资源。试看那些“臭脏黑”的大V、网红、公众号,它们并没有靠技术创新吃饭的真本事,也没有靠知识文化吃饭的真功夫,“吸睛”的手段都来自“下三路”。

 

从荼毒“三观未定”的青少年,到瞄准缺少亲情陪伴、缺乏社会常识的中老年人……“臭脏黑”自媒体为了攫取流量和利益,可谓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更为麻烦的是在流量焦虑下,不少自媒体账号都有沾染上不良习惯的趋势。

 

普遍存在的流量焦虑

如果说无下限的流量追逐者最终会被贴上臭脏黑的标签,那被流量焦虑困扰的大批自媒体账号,则很可能在追逐流量的过程中沉沦。

 

贩卖焦虑”的自媒体,自己也早已陷入焦虑了,不少2014年开始运营的自媒体在2017年左右都出现了流量下滑问题,实际上整个微信公众号生态在2016年、2017年的行业平均阅读率(阅读率=阅读量/粉丝数)滑至5%左右,打开率(打开率=公众号会话的人数/粉丝数)则为2%左右,也就是说100人中只有2人会选择打开一篇已订阅公众号的文章。

 

显然,整个流量生态环境并不美好,可流量变现确实绝大多数自媒体生存的根本,无论是为了争夺非关注用户流量还是激活老用户,不少自媒体都有跑偏的迹象,即使是二更食堂、暴走漫画这样的头部媒体,也在流量焦虑下昏招频出,除本身内部运营、人员认知方面甚至专业性的不足外,流量焦虑问题压迫问题的确非常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智能手机用户数量还是微信、微博、抖音等APP用户数量,其增速都有放缓的趋势,在一个相对饱和的市场里面,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有足够的流量,可正常情况下依托内容创作、推广而来的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而在流量焦虑另自媒体自乱阵脚的同时,围绕流量出现的灰色产业链更加可怕。

 

可怕的灰色产业链

 “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屡禁不止、整治风头一过便死灰复燃的情景另人倍感头疼,另这些自媒体账号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显然是其背后复杂的产业链。

 

从洗稿量产内容、刷流量数据赚取平台广告补贴、骗取原创补贴到多账号同步运营,炮制虚假新闻信息吸引流量,从内容、流量数据到账号营销、推广策划、变现的一体化运营,另自媒体灰色产业链在日趋完善,也造成了越来越多大的影响和危害。

 

一个自媒体做号团队可以同时控制上百个自媒体账号,月收入突破十万并非难事儿,表面上胸怀天下国事的自媒体们,其流水线式的操作不过是源自淘宝上单价3元、创作仅需10秒的“爆文神器”。膨胀到极致的自媒体灰色产业链,很多时候已经不甘心走传统流量变现的老路了,三级分销社群通过类似传销变异的手法销售内容获利让自媒体灰色产业链尝到了赚快钱的甜头,而利益显然会另无下限的“臭脏黑”自媒体账号进一步踩着红线跳舞。

 

在“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眼中,流量完全可以和利益划上等号,而对利益的追求,足以另其无视一切道德与法律。整治、道德、法律都能成为自媒体博取眼球、赚取流量的工具。旭旭宝宝调侃国歌视频被爆;手主播“二驴”关于“钓鱼岛是日本”的言论被挖;美国华裔律师兼作家“自媒体”章家敦唱衰中国经济十余年……林林总总的的背后真的没有利益的推动吗?

 

壮士断腕式平台监管

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炮制及诓骗,有其专业门槛,但狠戳人性弱点,如贩卖焦虑、挑唆欲望、迎合低俗,也许称得上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已经形成灰色产业链的自媒体完全具备了扰乱社会乃至国家的可能,这样的状况下,严打“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已成必然,而在监管和处理“臭脏黑”自媒体账号的过程中,自媒体平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事实上,“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如此猖獗,自媒体平台过往有意无意的放纵有着很大的责任。“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通过各种热点炒作、炮制虚假新闻吸引流量的同时,也会为其所在的自媒体平台引入流量,无视甚至放纵这些自媒体账号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媒体平台也是受益者。

 

清理“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不仅需要自媒体平台配合,更需要后者拿出壮士断腕的意志,宁可割舍部分互联网流量也要守住底线,短期或许对于任何自媒体平台而言都有可能出现流量阵痛的问题,但长远来看,这样的牺牲显然是值得和必要的。

 

 

监管部门不仅需强势

自媒体平台自查与严管是必须的,可对于自媒体乱象问题的解决显然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监管。对于自媒体账号的问题,网信办一类部门往往会采取约谈相关平台的办法,再监管平台对账号、内容进行一轮严厉的清理。

 

这样的办法对于传统纸质媒体非常有效,可在信息传播极快的移动互联时代,从约谈、整改到封停的动作不仅需要强势,更需要运营相关科技手段,尽早发现、干预和管理,同时,对于何为知识产权、何为尊重原创、何为依法办网等相关法律条例管理薄弱的环节,也应该尽量根据市场环境和状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信息的实时监控、分析和取证,利用动态监测主动出击等方式高效打击自媒体平台的各种违法行为。同时,可以探索建立自媒体准入或者考评体系,提高准入门槛以改变目前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媒体的现状,并结合实名认证等保障手段进一步规范运营者的行为,让自媒体运营者敬畏指尖上的力量。

 

一封了之不合理

在不少人眼里,封号似乎是对“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最严厉的处理办法,可这真的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当前的自媒体乱象吗?

 

利益的驱动下,自媒体账号如同百足之虫一样死而不僵,封掉一个账号,完全可以轻松换个马甲再来一波炒作、引流、变现,而且会以更凶恶的态度追求利益以挽回封号造成的损失。尽管“约谈”、“整改”、“封停”等监管动作总是不断,但封禁、禁言违规的自媒体账号后,总有其它运营者为赚眼球、吸粉丝再使出新的歪招、邪招。

 

在自媒体传播谣言、低俗内容后或构成侵权后,除了对账号本身的封禁、禁言之外,更要追究运营主体的法律责任,不能让自媒体背后的操作者游离在法律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加强规范自媒体扎根生存的各类平台,通过各类法律法规明确和强调平台的监管职能,不能让平台只享受流量的红利,却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当“甩手掌柜”,甚至以此为借口逃避惩罚,只将责任向自媒体一推了之。

 

管理的是自媒体账号,但需要改变的却是整个自媒体生态,只有生态的改变才能打断自媒体灰色产业链,令“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不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内容为王才是正道

内容始终是自媒体及其平台生存的根本,在自媒体生态成长初期,自媒体及平台通过炒作热点、贩卖焦虑等手段吸引流量,短期的确能快速吸引到大量流量,可随着读者成熟度的上升,这些伎俩很难维持下去。当读者猎奇心理被短暂满足后,阅读时间和精力的付出,需要内容拥有对等的价值才能获得读者青睐。

 

具有价值的内容本身是自带IP的,从流量变现到内容直接变现,价值产业链的变化,才能最终改变整个自媒体生态。专业性和知识性的自媒体内容可以转换成实际的生产力,而新闻、娱乐类自媒体在生产内容的时候也应该恪守本心和道德底线,优质内容不仅可以拉开自媒体间的差异化,更能成为自媒体持续盈利的核心。

 

俗话说堵不如疏,自媒体的存在本身是顺应潮流发展和人们内心需求的,只不过当前自媒体生态过度追求流量而在价值认知上出现了偏差,引导自媒体回归正确的价值观,竖立以内容为核心的生态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阻止“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出现。

 

需要的不仅仅是清理

一封了之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频繁死灰复燃更炮制了大量问题内容,封杀“臭脏黑”自媒体账号的同时,清理内容也成为净化网络的关键。

 

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自媒体内容呈现的方式已经相当丰富了,除传统的图文外,语音、视频让网友能更方便、舒适地获得信息,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内容管理同样存在很多新的问题。除虚假内容外,以洗稿为代表的内容抄袭同样是自媒体领域由来已久的毒瘤。不仅原创内容保护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支撑,关键是相关监测技术同样缺乏。

 

洗稿者完全可以将图文的原创内容更换成语音或者视频,绕开图文平台的原创保护系统监管,同理,语音和视频原创内容也能轻松绕过监管转换成图文内容,这样的做法对于未来以内容为核心的自媒体生态同样极具破坏力。多平台互动、追究账号主体责任恐怕是当前技术条件下行之有效的办法。

 

 

回归健康的环境

“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能够获得成长空间,网民对于低俗内容的关注、对于官方媒体的不信任同样有推波助澜的效果,一些近乎“智商税”的内容都能得到网友认可和转发,大众认知的错位和心态失衡,令“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有了成长的沃土,这样的读者环境也是未来自媒体生态需要改善的一环。

 

大量的内容阅读与思考,往往能帮助网民快速成熟,再通过有效地引导,才能让网民明辨是非与好坏,从根本上杜绝“臭脏黑”自媒体账号的生存土壤。

 

一个行业的问题,单靠管理部门努力远远不够,需要在明确监管者、平台方、运营者各方责任基础上,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综合改善整个自媒体生态,才能让其在健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写在最后:自由不等于没有规则

自媒体之“自”,首先是自尊自重。人人都是编辑记者”的自媒体,既然亦属于“媒体”,就要服从价值坚守、内容至上的传播规律,就要正视以专业化巩固权威性的媒体法则。当务之急要加大治理力度、彻底斩断不合法的利益链条,网络空间从来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野蛮生长不行、放任自流更不行,只有合规才能让自媒体健康成长。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