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最强”
锐龙9 9955HX3D助机械革命苍龙16 Ultra突破性能边界

对于最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笔记本领域,总有人拥有“添灯回酒重开宴”的底气和能力——谈论旗舰,历代的90级别显卡是必选项;但论及旗舰中的旗舰,带有X3D后缀的顶级CPU是所有发烧级游戏玩家和专业创作者绕不开的选择。
今年机械革命再放大招,苍龙16 Ultra在配备RTX 5090和锐龙9 9955HX3D的情况下,再搭配冰河水冷散热,在追求极致游戏性的游戏同时,还以280W左右的峰值功耗,实现了性能释放的暴力美学,散热和噪音表现的稳重与安静。苍龙16 Ultra正如同“进可攻的淬火利剑,退可守的坚固堡垒”,改写着游戏本的“物理法则”,在我们今天的深度测试中,它不仅重新定义了旗舰游戏本座次,也打破了高性能工作站的边界。
顶级配置与外置水冷——改写游戏本的物理法则

从整机配置来看,锐龙9 9955HX3D+移动端RTX 5090的性能组合自然是苍龙16 Ultra最大亮点,但我们还要看到,为了确保锐龙9 9955HX3D和RTX 5090的性能释放,该机加入了“冰河”水冷系统,把性能释放堆上了280W,这也算是当前量产游戏本的纪录吧。
另外,苍龙16 Ultra的其他配置也很出色,比如标配的64GB内存与2TB PCIe 4.0 SSD,比如刷新率高达300Hz的2.5K MiniLED耀月屏,以及在接口等方面强拉至顶的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算上苍龙16X Pro,苍龙系列一共有三个型号,按RTX 5070TI、RTX 5080、RTX 5090共划分SKU,但只有5090顶配旗舰,才默认将水冷机、双通道64GB内存、2TB长江存储PC411和Mini LED耀月屏等配置都攒齐了,而且在价格上,26999元也是5090顶配旗舰中的守门员了,在苍龙系列上,顶配才最有性价比。
锐龙9 9955HX3D:移动端缓存革命的终极形态

苍龙16 Ultra之所以有“重开宴”的底气,便在于移动端最强游戏处理器——锐龙9 9955HX3D。锐龙9 9955HX3D采用两组由台积电4nm工艺制造的CCD,共16个Zen5全大核,线程数达到32个,最大Boost频率5.4GHz,集显为亮机配置,2核心的Radeon 610M。

对玩家来说,X3D才是“AMD Yes”的最高礼仪!可以看到苍龙16 Ultra在CPU上配置了移动端最强游戏CPU——锐龙9 9955HX3D。之所以说它是最强U,是因为它几乎就是桌面端锐龙9 9950X3D处理器的移动端平移版本,在加入了64MB的第二代3D V-Cache缓存,这款CPU的总体缓存最终堆到了惊人的144MB,单以“3缓”论,锐龙9 9955HX3D相当于四块i9-14900HX,或两块Ultra 9 285HX。

值得注意的是,锐龙9 9955HX3D的每个CCD带有32MB L3缓存,而64MB的3D V-Cache并非平均分配给两个CCD,仅是为其中一个CCD增加64MB L3缓存,共达到96MB。如此设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游戏调用的核心是有限的(如今游戏调用核心大多在6个以下),所以尽可能让8个带有3D V-Cache的核心更加强大,让游戏和敏感型应用优先调度这些核心。

巨大的缓存,如同让CPU拥有一个随身工具包,特别是游戏中有大量模型、贴图纹理、物理碰撞信息,以及大量重复性的操作指令,都可放在这个包里,需要时随取随放,比在仓库(内存)中去拿效率高了太多。正因如此,超大缓存也能让锐龙9000系列降低I/O功耗,同时强制内存控制器1:2的分频设计,X3D处理器比普通处理器受此项改进的负面影响更小。

锐龙9 9955HX3D之所以能成功登陆移动端,还是因为3D V-Cache升级到第二代。一方面,改变了TSV连接设计,提升了3缓与计算核心间的峰值带宽;一方面,优化了一代3D V-Cache缓存堆叠结构的情况,把3D V-Cache缓存和CCD核心上下互换,有效解决了发热问题。
设计哲学:性能巨兽的精密容器
X3D这个话题自然是短时间很难聊完的,具体表现我们会留到之后的游戏测试。重启笔端,我们先从苍龙16 Ultra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聊起:


28mm厚、裸机2.8kg,苍龙16 Ultra无论如何都跟轻和薄沾不上边,好在我们日常移动使用不需要带上水冷器,所以我们这里也不再考虑水冷器重量。但是,相对同级别锐龙9 9955HX3D+RTX 5090的旗舰机型,苍龙16 Ultra真的算是“轻量级”选手,原因很简单,水冷的加入让它不需要在风冷下就将性能释放顶到280W,但即使在风冷模式下,它依旧是一台“性能不打折”的游戏旗舰,一会儿我们会证明给大家看。

与轻量化机身类似,苍龙16 Ultra的420W 电源适配器也仅不到800g,像这样的大功率适配器能做到如此重量,与引入SiC(碳化硅)新型半导体材料不无关系。水冷器的设计与机身设计相得益彰,同样在正面配备了RGB灯效。其内部采用了大规模的一体式水冷均热板,特别为了增加水道接触面积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升水冷散热效率。更为细节的是,这次机械革命还针对水冷管连接进行了优化,不仅拆装更为方便,而且装上后也非常稳固。

对于苍龙16 Ultra的这套模具,我们是要给个大大的好评。在年初的CES 2025上,我们就看到机械革命更新了多达9款全新的游戏本模具,从新开发的模具数量来看,机械革命就能排在一线厂商前列,其中苍龙16 Ultra正是新模具产品中的佼佼者。从外观来看,机械革命对于游戏本理解整体还是走的简约风格,抛去了“浮夸”的造型,整体采用暮石灰全金属机身,配合表面喷砂工艺,在光线折射下呈现深邃质感。据官方称,苍龙16 Ultra还拥有一款紫色的蛇年限定款,更具收藏价值。

之所以要说苍龙16 Ultra采用了一款顶级模具,主要表现在材质与工艺上,其ACD三面均采用了金属次世代模具,刚性极佳,并且结合CNC工艺让机身边角等的各个细节都非常流畅丝滑。从背光设计来看,A面LOGO提供了RGB炫彩光效,键盘为RGB单键控光,D面则暗藏54颗LED灯珠组成的海岸灯带,在我们看来,这个电竞氛围就已经够了,再多就影响屏幕观看了。另外,苍龙16 Ultra这套模具的细节也处理得相当到位,16英寸大机身单手开合即可,上盖稳定性出色,键盘手感不错,大尺寸触控板反馈灵敏准确,摄像头也升级成了1080p全高清分辨率。

拆开后盖,可以看到苍龙16 Ultra的内部空间相当宽松,内存为双插槽设计,标配金士顿(美光颗粒)32GB×2双通道DDR5 6400MHz内存;且提供双M.2 2280硬盘位(预装长江存储PC411 2TB PCIe 4.0 SSD),且提供易拆设计;网卡是联发科的MT7922,算是当前Wi-Fi 6E中比较稳定的选择。简单来看看散热部分,其CPU、GPU与散热上盖间采用了纳米相变散热硅脂,五热管三风扇内吹设计,三根贯穿式热管中有一根甚至宽达10mm;另外,散热鳍片的规模数量达到245片,都集中在后端(正是内吹风扇的加入,让如此规模的游戏旗舰也不需要增加侧出风口,避免了热风直吹持鼠标的手)。

硬盘测试成绩

内存测试成绩
从硬盘测试来看,7400MB/s和6400MB/s的顺序读写速度是顶级的PCIe 4.0 SSD的水准、DDR5 6400MT/s的内存因为1:2分频,一定程度影响了延迟表现,还是那句话,由X3D CPU带来的超大3缓弥补了内存分频对高延迟敏感性应用与游戏的影响。

接口布局体现全场景考量:接口部分三个5Gbps的USB A 3.2 Gen1;左侧和后侧各一个10Gbps、支持DP 1.4视频输出的USB C 3.2 Gen2;其中后侧的还支持140W的PD快充;除此之外还有HDMI 2.1、Mini DP 2.1高清接口,RJ 45网口和3.5mm音频接口自然也是标配;以及标配磁吸水冷接口,种类还是齐全,虽未配备USB4稍显遗憾,但扩展性仍属旗舰水准。
选择游戏本,自然就需要接受它的重量。苍龙16 Ultra裸机2.8kg,420W的碳化硅电源适配器,比起同功率普通电源还是要轻一些。

苍龙16 Ultra配置的是京东方ADS Pro的2.5K Mini LED屏幕,峰值亮度达到1200nits左右,实测100%亮度为882nits,峰值亮度为1231nits,色温在6800K~6900K之间,比较接近自然光。当然,高亮度仅是Mini LED的基操,更重要的是这块屏幕能够达到300Hz的电竞级刷新率,即使参加电竞比赛也不需要外接显示器。

从配置上我们还能看到,该显示屏通过了X-Rite和Pantone专业双校色认证,实测色域覆盖也能达到99.9%的DCI-P3 和99.8% sRGB,而且sRGB和DCI-P3下的平均色准(德尔塔E)达到了惊人的0.38和0.46,最大偏差值也控制在了2以内,具备直接拿来作为后期校色屏幕的实力。
冰河散热架构:水冷如何改写游戏本散热法则

推动机械革命苍龙16 Ultra达到280W水准的,还是建立在水冷器的加持上。有人说,没有水冷器,这就是一款很平凡的游戏本,真的如此?我们实测来看。

经过我们长时间的单双烤测(狂暴性能模式),所有成绩在上述表格中已经一一总结出来,我挑一些重要的数据给大家解读。首先在单烤模式下,RTX 5090不管在单双烤下均跑满了175W的“满血”,但在水冷模式下,温度降到了74℃,频率也有些许提升,这说明在水冷加持下,尽管都是满血,但硬件负载情况还是有所区别的。锐龙9 9955HX3D在单烤测试中就呈现出不一样的功耗表现,分别为114W(未加水冷)和130W(加水冷),水冷加入后,温度更低、频率更高。
双烤之下,不同的整机负载差异就明显拉出来了。双烤之下,RTX 5090依旧保持“满血”,仅有1W之差,游戏与实际应用中是感受不出差别的,这也是苍龙16 Ultra的出色之处——“不加水冷GPU依旧满血”。但是,两者在CPU性能释放上则拉出了较大差距,分别为65W(未加水冷)和110W(加水冷),两个模式下的整机性能释放分别为238W(未加水冷)和284W(加水冷)。所以说,加入水冷后,性能上限提升最大的其实是CPU,而非GPU,所以在水冷模式下,苍龙16 Ultra依旧是那台游戏旗舰,但出色的CPU性能释放让它在工业设计等CPU重负载工况下表现更为出色,“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台移动工作站”。

加入水冷C面温度 未加水冷C面温度

加入水冷人位噪声 未加水冷人位噪声
连接水冷不仅对性能释放带来变化,同时也影响到机身表面的温度与人位噪声。双烤状态下,不连接水冷的情况下,C面最高温:51℃;连接水冷之后,C面最高温则下降到49℃,有明显的降低。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表面温度(室温28℃下测试)依旧高于人体温度,而且高温点位于“C”键处,一定程度影响用户使用,我们的建议是搭配外接键盘使用。
该机的人位噪声的表现,就非常优秀了,双烤下(狂暴性能模式,风扇转速拉满)不连接水冷,人位噪声为52dBA;连接水冷之后人位噪声就降低到48.6dBA,这样的表现别说游戏本,就连轻薄本也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吧!
CPU基准性能:旗舰释放几无对手

我们看懂了苍龙16 Ultra的性能释放,不妨再进一步看看该机的基准测试表现。直接上重负载——15轮Cinebench R23测试,可以看到CPU多核成绩一直稳定在40000pts以上,甚至呈一条直线,没有降频导致的性能下降情况,可以说苍龙16 Ultra已经将锐龙9 9955HX3D的性能拉满了。

更为重要的是,锐龙9 9955HX3D在能效曲线上的每个功耗点上,都对Ultra 9 285HX实现了超越,注意看参数的朋友或许会反问我,酷睿Ultra 200HX的计算模块不是采用台积电3nm制程吗,而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包含X3D)计算模块采用的是台积电4nm制程,为何4nm的能效曲线反而超越3nm?
一方面,一块CPU上并不止计算模块,还包含其他模块,一块CPU的能效比是整体比较。虽然两者的TDP(热设计功耗)均为55W,但两者的热设计功耗范围是不一样的,酷睿Ultra 9 285HX是45~160W,而锐龙9 9955HX3D则是55~75W,也就是说,Zen5核心不需要那么高的功率就能达到较高的性能,换而言之,就是能效比更优!

看完单/多核性能、能效比比较,再来看看涉及实际应用的Benchmark。在Blender渲染测试中,锐龙9 9955HX3D在大部分情况下均领先酷睿Ultra 9 285HX,即使在未加入水冷的情况下。

在Adobe软件测试上,我们引入Procyon的专项测试,英特尔作为老牌强队,在PR和AE测试项中还是勉强保住了地位。而PS这个以CPU算力为主的测试项上,锐龙9 9955HX3D已经反超了对手。
GPU基准测试:水冷模式拉满性能表现

RTX 5090的游戏本我们已经测过不少,我们依旧拿苍龙16 Ultra与一台配备酷睿Ultra 9 285HX的游戏旗舰机型相比,可以看到苍龙16 Ultra即使没有加载水冷,依旧在TimeSpy、FireStrike和SpeedWay三个项目(1080p)上全面领先。在2K分辨率的Extreme模式下,加载水冷后,苍龙16 Ultra在所有的模式下均实现超越,部分项目甚至称得上遥遥领先。
游戏测试:欢迎来到X3D的主场
为了测试苍龙16 Ultra的整机性能和锐龙9 9955HX3D的CPU性能,针对更吃CPU和内存调度的网游,我们打算用1080P分辨率和最低画质,来测试CPU的极限表现;而针对更吃显卡的3A游戏,我们就以原生分辨率最高画质来测试整机机器的上限。同时我们也对比有无水冷的情况,看看水冷散热对游戏帧数的提升到底有多少。

我们共测试了《CS 2》《PUBG》《三角洲行动》《无畏契约》《界外狂潮》《永劫无间》《英雄联盟》七个最有代表性的网络游戏,也是当前各大电竞赛事中露面最多的游戏项目。可以看到《CS 2》在不开启DLSS的情况下超过帧数就超过了700fps,达成600+(fps)的为《PUBG》和《无畏契约》,达成500+的则是《界外狂潮》,其他游戏都保持400fps左右的超高帧数水准。值得注意的是,水冷加入对CPU性能提升显著,从而给以上网游带来了进一步的帧数提升。


提升X3D,很多玩家就会想起前段时间AMD大力宣传的“千帧”活动,我们来看看搭载锐龙9 9955HX3D的苍龙16 Ultra是如何达成千帧实力的:在《无畏契约》中,我们不需要开启任何模式,只需要让自己处于靶场之中,在渲染负载降低之后,轻松超过1000帧;像《界外狂潮》这样负载更重的游戏,只需要打开DLSS 4倍帧生成,对局中也能稳定1000帧!更多游戏如何开启千帧,大家不妨在锐龙9 9955HX3D的游戏本上再试试。

又进入“对比+伤害”环节,可以看到,同为RTX 5090显卡,搭载锐龙9 9955HX3D的苍龙16 Ultra就要比搭载Ultra9 285HX的对比机型在《CS 2》《PUBG》游戏中巨幅领先,在《PUBG》中,开启水冷后甚至会领先多达82%。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是因为不少网游的数据更加依赖内存调度,锐龙9 9955HX3D正是以超大的三缓空间优势,极大提升数据调度效率,让延迟降到最低。

在更看重显卡性能的3A游戏上,苍龙16 Ultra的RTX 5090显卡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在2.5K原生分辨率最高画质下,《赛博朋克2077》不开启DLSS时便达到119fps,打开DLSS 4四倍帧生成后,帧率暴涨到294fps;《黑神话:悟空》平均帧率55fps,在打开DLSS质量2倍帧生成后,来到109fps。而其余游戏,在最高画质下,无一例外,全部都测出畅玩级别的帧数表现。
工程师点评:
今天的评测话题是“最强”,苍龙16 Ultra之所以有最强游戏旗舰的称号,在于AMD锐龙9 9955HX3D给予的底气——通过144MB的超大缓存构建的游戏性能护城河;不仅如此,机械革命更为该机加入了外置水冷,破解了移动平台散热魔咒,在烤机过程中,可以看到不仅GPU在各种工况下保持满血,CPU在水冷模式下的性能也进一步狂飙。插上水冷器之后,它不仅噪声、温度大为降低,非常适合拒绝在帧率与噪声间妥协的硬核玩家,在实际应用中也满足工业设计、视频创作等专业工作者的需求,以CPU和GPU性能而言,它同时也是一台出色的移动工作站,当水冷液在导管中无声流动,带走热量,留下静默中的狂暴算力——这或许就是未来电竞本该有的样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