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7年03期

24期

23期

22期

21期

20期

19期

18期

17期

16期

15期

14期

13期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213 篇文章,被 3 人关注,获得了 5 个喜欢

围剿雾霾,空气净化器一路狂飙

文/ 月贝凡、蔡亚斌、曾响铃
前言 空气净化器,作为一个被热炒了4年之久的细分类产品,在今年又被推上了新的高点——更多的厂商入局,更多的产品推出。不过热闹归热闹,这个行业至今仍无爆款推出,也没有巨头割据的场面出现。难道说,空气净化器只是入局者们的自我狂欢?又或者说,之前几年只是蓄势阶段,2017年空气净化器市场将一路狂飙?

空气净化器格外“风光”

随着人们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空气净化器开始成为一个前景可观的大生意,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涉足。这其中,以手机厂商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成为了最值得关注的新生力量。

 

小米锤子先后入局

“好,一言为定。”不久前,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在微博回应了网友做空气净化器的建议。而这番表态,也宣告了锤子科技将进军空气净化器领域。罗永浩的回答尽管看似临时起意,但联想到锤子科技目前的单品屈指可数,推出时下热门的空气净化器产品未必不是早已在公司的计划之列。

 

就在锤子科技刚刚开始预热自己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之时,小米旗下的米家车载空气净化器则已经正式发布。仅从账面数据来看,米家车载空气净化器60m³/h的CADR值,明显高于大部分普通品牌——参数大战战火已燃。事实上,这已不是小米第一次推出空气净化器产品了,早在2014年,小米就推出了首款空气净化器产品,试水空气净化器市场。

 

嗅觉灵敏的不只是科技企业,海尔、美的和格力等传统家电巨头同样也在这两年发力空气净化器产品。有的企业,甚至已经将空气净化器的功能嫁接到空调和空调扇等传统品类上。

 

坐不住的,还有很多

雾霾一词,在2013年开始被很多人熟知。到了2014年,空气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因而,也正是在那年年底,判清市场的小米推出了自己的空气净化器。而早在2014年年初,奇虎360就曾联合家电企业TCL推出了一款智能空气净化器——T3空气卫士,消费者可以在手机端通过Wi-Fi对空气净化器进行控制。如今,米家车载空气净化器又扩充了空气净化器的产品阵容和应用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嫡系猎豹也在去年发布了“猎豹霾霸”空气净化器,摆出了组团上阵的架势。

 

还不只是小米和奇虎360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看准了风向,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也瞄上了空气净化器。我们在IT桔子网站查询后发现,如今专注于空气净化器创业的公司已经多达13家。而具体到它们的产品,也有三个共同点:其一是小型化,大多都是桌面级空气净化器,其二则是智能,绝大多数都支持手机端控制,并引入了大数据分析功能,最后则是参数强大的滤芯和吸附层,宛如当年智能手机领域的参数大战。

 

东方嘉业是一家做智能硬件的创业公司,海龟创始人马鸿飞本想在物联网领域谋求机会。不过很快他就发现,目前智能家居成本高昂,而且国内相关的基础设施、供应链也还并不成熟。愈发受到关注的空气质量,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灵感。很快,马鸿飞和他的团队参考国外产品并进行本地化改造,设计出了一个智能新风洁净系统。马鸿飞将这款产品包装成了机器人,它具有室内外多点传感探测功能,可以将PM2.5的实时指数与国家标准相结合,配合采集个人消费者习惯和地区集合的数据,进行运行模式的启动、切换和调整。

 

像马鸿飞这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有的创业者甚至在直接叫板雷军。钛合智造的创始人、CTO兼首席设计师黄建国日前称愿赌1亿元人民币,保证自己的1台机器在性能上超过10台小米的空气净化产品。此外,普利莫、淘氪科技和澳瑞环保等多家空气净化器相关的创业公司,也先后在去年获得了融资,金额最高可以达到数千万元人民币。显然,嗅到了钱味儿的资本正纷至沓来。在资本的助推下,这个行业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大爆发。

 

巨头或将进场

在创业者还在为产品和融资四处奔走之时,去年1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宣布,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联合打造的一款名为Alpha-blue的空气净化器产品顺利下线。据悉,Alpha-blue由一院负责技术研发,格力主攻产品生产。这意味着,手握更多资源的格力,在空气净化器领域发起了新一轮冲锋。

 

在格力之外,BAT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动作,但入局智能空气净化器的野心可以预见。总结2016年BAT三巨头的投资情况,硬件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腾讯和百度投资了大量的硬件创业公司,只要有需要这些公司便可以像前文提到的东方嘉业一样,开发空气净化类产品。再结合BAT自身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积累,讲一个动听的智能硬件故事并不难。

 

至于京东,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智能家居,格力便是其合作伙伴之一。此番空气净化器这样的刚需市场,它自然是不会错过了。其实还不止上述的大公司,华为和魅族等手机厂商,也被曝出过要涉足智能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消息。

 

不得不说,空气净化器市场如今已经是一片红海。

 

 

 

十面霾伏,空气净化器正处于混战

空气净化器市场热闹非凡,各路入局者正以各种玩法、手段抢位市场。当然,基于众多的入局者,这个市场的混战也愈发激烈……

 

空气净化器,为何就成了香饽饽?

为什么无论是“小透明”,还是巨头都纷纷挺进空气净化器市场?甚至一向喊着“资本寒冬”的投资人,都在这一市场中疯狂砸钱?原因很简单,这就是一个市场大、前景好,又不败名声的行当。

 

近年来中国的空气环境越来越恶劣,而与此同时,关注居家空气质量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新装修房间在进行家装设计时都已经预留了新风系统管线。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根据中怡康2016年12月的预计,2016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零售量与零售额将分别达到588万台和140亿元人民币(截至发稿前,还没有最新的销售数据,只有采纳这个预估数据)——量在增加,利润也在增加。而且空气净化器是一个消耗品,在买回家之后,不论是维修还是换滤芯,都需要后继资金跟进。所以,只要中国的空气质量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卖完机器卖耗材的路子还可以一直走下去。

 

更何况,国内的空气净化器普及率实在太低。有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产品在欧美国家的普及率超过40%,在韩国的普及率达到70%,在日本则是27%,而在中国只有不到2%。可见,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

 

另外,空气净化器还有产品门槛低与产品利润高的特点。目前市场上的家用空气净化器价格从“千元级”到“万元级”不等,而工业用空气净化器的价格更是动辄就会上六位数。由于这一领域的技术已经成熟,研发成本被大幅度压缩,很多品牌甚至只是拿了别人家的零件拼凑一番,就能直接到市场上去卖。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想赚一笔热钱就跑的企业,还是想一直在这个市场中呆下去的企业,无论他们怀有怎样的目的,都会持续涌入这一市场之中。

 

最后,空气净化器环境标准的出台,以及智能家居市场的扩张,也让这种家电新贵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有利可图,加之政策畅通,谁能玩出花来?这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入局者的几大派别和玩法

因为空气净化器市场人人都想着挤进去,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无形分为了几个不同的派别,而每一种派别因为原生环境的不同,各有各的招数。

 

互联网企业:他们往往利用品牌影响力去造势,主打智能和净化,比如说小米就是如此。他们的产品与其说是“产品”,不如说是一种信仰充值,往往关注发布会的人要远高于关注产品本身的人。

 

新兴品牌:这类企业最喜欢搞互联网营销,动辄就讲故事,上众筹。前些年空气净化器的价格居高不下,也正是这批企业先打出了智能牌,再进行价格战,全面压低了空气净化器的市场价格——而这一类品牌的代表就是三个爸爸。

 

传统家电企业:这类企业所采用的就是机海战术,用不同的型号去满足不同的消费者,消费者要实惠有实惠,要高端有高端,再加上他们庞大的线下网点,总能依靠着过去积累下的商誉,活得有滋有味。比如海尔与美的这样的企业正是如此。

 

国外巨头:虽然喜爱走高冷范的国外巨头,其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人家就是走的品质路线。对于某些消费者来说,家里没台三星、飞利浦和松下之类的空气净化器产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用过空气净化器。如果再要点格调,就干脆去瑞典这样的北欧国家去找产品,比如lightair之类,别管人家的空气质量在全球排名前几强,到底能不能做好空气净化器,至少那个设计感已经让部分消费者觉得值回票价。

 

跨界企业:这类企业的玩票性质比较强,通常产量不高,就是靠粉丝来买几台,比如果壳网和趣玩联合推出的小蛋空气净化器就是如此。你说果壳网在科普方面也许是国内一流水准,但是动笔杆子和做机器是不是一回事呢?显然不是。

 

其他:这类企业通常就是上文所说的“弄几个零件凑在一起,赚一把就跑”的人了,他们通常走贴牌路线,没有什么独占的专利。虽然看起来有些山寨,但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种路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空气净化器,最后落地到哪儿?

一个产品做出来,是给人用的。而目前空气净化器都是卖给了谁?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自然就有了主攻方向。

 

目前,空气净化器的主要使用场景当然是家庭。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被雾霾所困,不少创业者和巨头都盯准了这个使用场景。不过,如果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创业团队,想要从“家庭”这个使用环境中分一杯羹显然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很多团队开始盯上了新兴使用场景,比如车载空气净化器或者随身空气净化器。他们的优势就是体积小、廉价,而且在市场中还没有太多入局者。除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的方方正正的机器外,甚至有些口罩与项链都能够管自己叫“空气净化器”。至于这些可插电、可充电,甚至靠活性炭来吸附空气中的PM2.5的产品有没有效果,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专业测量仪器的消费者来说,更像是买个心安罢了。但就是这种混乱的场景,才能让人在浑水摸鱼之间,有利可图。

 

 

 

雾霾莽莽,空气净化器能否借机崛起?

从2013年至今,随雾霾而生的空气净化器已经走过4个年头。然而在过去4年里,仿佛都是入局者的狂欢,整个行业鲜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如今,2017年已至,空气净化器的真正爆发也将来临?

 

入局者们的成绩如何?

前文说到,面对巨大的市场,很多企业都推出了空气净化器产品——如小米、格力、三星以及三个爸爸等,它们各有各的长处,也针对着不同的细分市场,理论上看他们应该玩得风生水起。然而,小米、格力、三星以及三个爸爸均处在“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来自京东家电方面的统计显示,2016年“双11”期间,销售前10名的空气净化器有7个都是外国品牌,除了三星排名第6位外,其他上述品牌均没有排上号。

 

除了销量排不上榜,更有甚者还因为做空气净化器产品导致亏损——国内音箱界巨头“漫步者”在2015年与芬兰专业空气净化器厂商LIFAair成立合资公司,研发空气净化产品。而2016年上半年空气净化器系列产品仅实现收入957.14万元人民币,直接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约11.95%。

 

而纵观整个空气净化器市场,目前并未出现爆款产品,就是这个市场只是入局者们的“狂欢”的最好例证。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入局者们将空气净化器市场炒得如此热闹,为什么消费者却没有给出相对应的热情?

 

热闹背后,尽是喧哗

实际上,在热闹背后,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混乱不堪,导致了许多消费者却步。

 

首先,赶工、抢位之作太多,质量不过关,导致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避而远之。2016年上海市质监局抽查的小米空气净化器1代和三个爸爸守护天使等产品,结果显示净化效果不达标,产品亦不合格。2016年10月质检总局表示,首次纳入“国家监督抽查”的空气净化器,抽查合格率仅为75.4%。2016年10月北京市消协针对网购的50个常见品牌空气净化器进行了比较试验,其中三星、夏普、贝恩和三个爸爸等26个品牌的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此外,不少贴牌机也充斥在市场上。贴牌机的成本往往只需要几百元人民币,而售价高达数千元人民币,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说,让那些上当受骗的消费者以及消费者的周围人群产生对空气净化器的质疑。

 

更有甚者,名曰空气净化器但却并不能净化空气,倒还污染环境。目前国内市场空气净化器采用的除霾技术有两种,一种是静电除尘,一种是滤网过滤,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产品采用滤网过滤方式。然而部分黑心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使用的都是“垃圾炭”(回收炭)作为滤网的主要材质,虽然价格便宜,但这类炭吸附能力很弱,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释放污染物质。对此,更是让消费者“寒心”,继而避而远之。

 

其次,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混乱。由于空气净化器行业进入门槛不高,很难形成垄断。很多品牌虽然在智能化方面有所创新,但无法掩盖功能上的同质化,特别是过滤网式的空气净化器,拿不出什么差异化设计。同时,很多国外品牌与国产品牌产品综合质量差不多,价格却有极大差别。根据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创会会长顾士明先生的分析,500个品牌的空气净化器,洋品牌比国内品牌平均价格高出2058元人民币,同样的空气净化器,都是过滤式的,带了个洋字就贵了2000多元人民币,定价不合理。这也极容易让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毕竟价格混乱,谁才是最合理的?

 

再次,消费者使用盲点、选择困难。空气净化器产品不像空调一样品牌集中,空调行业中前三名就已占据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国内空气净化器品牌众多,行业混沌不堪,消费者不知道哪个牌子的好。消费者缺少相关知识的教育,甚至都不知道定期更换滤网,也不知道滤网规格级别。

 

最后,外界挑战。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二者都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产品,新风系统最初用来解决在不开窗的前提下完成室内换气通风,空气净化器只能用于密闭的环境下的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对安装条件要求较高、单机售价也高,造成了新风系统在过去的普及程度不如空气净化器。但是随着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增加了空气净化功能的新风系统,将有可能取代功能单一的空气净化器。另外,已有不少空调开始附加净化空气功能,如美的一级能效的空调普遍增加了空气净化功能,并主打终身零耗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空气净化器造成了冲击。

 

总的看来,企业方忙得不亦乐乎,消费者却相对冷静。市场还未真正的爆发还有很长一段路,空气净化器的商业创新还有很大空间。

 

“雾里看花”,雾霾经济如何破局?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第一层生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更多人会追求第二层安全上的需要。健康保障属于第二层安全的需要,消除雾霾有利于维持人们的健康。而从目前看来,空气净化器市场的产品并未达到预期。所以,入局者们该怎么办?

 

从产品本身来看,空气净化器的入局者们想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提高产品品质,比如外观设计、格调和噪音都是提升的方向之一。当然更多的还是要落脚到产品的核心技术上,提高产品净化能力。同样,前文说到,目前空气净化器市场还没有寡头出现,所以打造品牌形象也是可行之路。空气净化器属于家电健康产业,消费者对于传统家电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好感度较高,互联网品牌、新晋创业者在这方面的短板比较明显,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之后,对于日后的产品走量有极大帮助。

 

从产品性质上看,空气净化器智能化将是大势所趋。目前新晋入局者也多是选择从智能领域着手,制造出一些智能的噱头吸引消费,比如在消费者回家之前自动开启工作,将家里的空气净化干净。更重要的是,很多入局者将智能空气净化器看作是智能家居的入口,如三星空气净化器增添了“smart home”功能,即通过网络控制所有家电。又如小米推智能空气净化器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除了以上所述方向之外,使用场景的拓展也是空气净化器的突围方向之一。除家里和车内之外,哪里的空气最易受到污染?哪些人群对于健康有迫切的需求?人员密集的地铁站、电影院和餐厅,抵抗力弱的病人和儿童——医院与学校等,这些的公共场所的需求其实更大。因此,空气净化器应尝试向更多公共领域发展,提供更加专业专注的健康服务。

 

穹顶之下,雾霾经济能否崛起?

2016年3月开始实施的《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中对洁净空气量(CADR)、累计净化量(CCM)、能效等级和噪音等指标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而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完善,可以预见空气净化器行业将走上正道。政策鼓励与政策完善之后,浑水摸鱼的少了,留下的都是具有真正研发、制造实力的企业,行业乱象也将随之摒除不少。

 

此外,空气净化器正在经历10年前液晶电视行业一样的变化,国内刚开始流行液晶电视时,每台的价格最低都需要5000元人民币以上。随着液晶面板的技术成熟、拥有核心技术的彩电企业数量增多,液晶电视的价格快速下降,如今2000~5000元人民币的液晶彩电已成为市场主力。空气净化器的趋势显然也会如此,最终的价格趋于合理、功能趋于完善、品质趋于靠谱。

 

最后,健康永远是最受消费者关注的领域,短时间内雾霾得不到很有效的治理,与之对应的又是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加倍重视。

 

结合以上三个条件,空气净化器或将在今年迎来真正的爆发。

 

 

结束语:

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空气净化器行业将逐渐走上正轨。届时,必定会掀起一场优胜劣汰的市场洗牌,那些“浑水摸金”空气净化器创业者将会被清洗掉。不过作为一个普通人,相对于看见空气净化器行业的爆发,以及去靠空气净化器来换一口干净的空气,想必大家更愿意看到雾霾远去、环境真正变好的一天。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