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新潮电子》

2017年12期

《新潮电子》领导数码时尚新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以通信、娱乐、移动、影像为四大基本报道方向,向读者提供最快、最新的数码产品资讯和最适用的数字消费指南,引导最精彩的数字时尚生活。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ISSN 1007-077X(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购买纸刊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84 篇文章,被 2 人关注,获得了 0 个喜欢

“看不见”的阿里

文/ 董延斌
前言 在2017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建达摩院、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无疑是今年中国科技界最重磅的消息了,同时马云还宣称“阿里巴巴的技术已非常之强大”……一石激起千层浪,立马就有各种各样的批评声音发出:“一个菜市场似大卖场也算科技公司”,“一堆很平常的事说得那么厉害”,“有钱任性”,“阿里宇宙内核超级无敌霹雳轰天牛皮”,“阿里这是在挑战科技,真正的基础创新科研并不是靠商业操作的”…… 马云把这归咎于“阿里巴巴的商业太成功了”,它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阿里巴巴的技术实力!“整个阿里巴巴拥有占员工近一半的2.5万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可能是当前商业与科技结合最好的公司”,马云透露。诸多资料显示:除公众较熟悉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金融服务、公有云、物流、地图之外,阿里巴巴在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方面都已有较深积淀。 在后面这些代表未来方向的技术应用中,阿里巴巴还没有被人们看清,但达摩院的成立开始将它们推向前台。

阿里巴巴到底是如何构成的?

在撸清阿里巴巴的技术现状之前,还是先来看看其产业构成吧。不可否认,最初的阿里巴巴只是一个电商平台,经过18年的发展,它已是全球最大的电商,有五亿多的月活跃用户(年度活跃用户也接近5亿),交易量超越了的亚马逊、eBay及后面五家加起来的总和!

 

阿里巴巴刚刚公布的2017年三季度报显示,其整体营收达到创纪录的551.22亿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则有230.18亿元,同比增长154%。在这些营收中,电商是绝对的“顶梁柱”,贡献了464亿元营收和264亿元净利润。事实上,无论是2014年美国IPO还是媒体、公众有关阿里巴巴的大多数日常言论,都离不开“电商”相关内容,这很符合人们对BAT描述(腾讯社交,百度搜索,阿里大电商)中阿里巴巴的公众印象。相比之下,“云计算”、“数字媒体”、“创新举措”等其他三个板块虽然营收上升势头较强,但还处于亏损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的批评似乎也有些道理。

 

但马云说:“电商只是阿里巴巴20%的东西。”根据阿里巴巴的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到阿里巴巴集团美国上市范围内的主要业务包括:淘宝、天猫、聚划算、1688.com、Alibaba.com、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主要买家市场包括俄罗斯、美国、巴西、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等)、阿里云计算及其他(主要为小卖家提供的为金融服务)。而与它相关联的则有蚂蚁金服(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及筹备中的网商银行等,还涉及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汽车出行、餐饮、媒体、影视等非金融领域,在去年的B轮融资后整体估值高达750亿美元)、菜鸟网络(共投资53亿美元获得51%股权,并将在未来5年内与其一起投资150亿美元实现效率更高的全球物流网络)、以口碑网为代表的本地生活O2O业务(互联网线下服务,包括高德地图、快的、穷游网、佰程旅行网、新浪微博等)及单独剥离出来成立的包括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在内的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

 

另外,阿里巴巴在2013年4月,以8000万美元收购友盟,以5.86亿美元买入新浪微博18%股份;2013年5月,以2.94亿美元获得高德28%的股份;2013年12月,28亿港元入股海尔电器;2014年1月,入股快的打车、13亿港元收购中信21世纪;2014年3月,62亿港元入股文化中国(以62.44亿港元获得60%股权)和Tango,1亿领投vipabc(最大的英语学习平台),注资银泰百货;2014年4月,入股优酷土豆;2014年6月,入股恒大俱乐部;2014年11月,36亿战略投资华谊兄弟;2015年1月,6亿美元投资快的打车;2015年2月,6.5亿美元投资魅族;2015年3月,2亿美元投资Snapchat(SNS社交网络)、24亿元战略入股光线传媒;2015年5月,投资圆通快递,金额不详;2015年6月,2亿美元战略入股第一财经;2015年7月,1.38亿美元战略入股SingPost新加坡邮政、60亿元战略入股阿里云、1亿美元投资魅力惠(电子商务)、20亿美元投资滴滴打车;2015年8月,283亿元战略入股苏宁云商、20亿元投资微鲸科技,5亿美元战略入股Snapdeal(电子商务);在2016年,虽然投资、并购有所减少,但依然在全球投资收购了超过55家公司,涉及金额约155亿美元,主要包含电商、泛文娱、金融、企业服务/技术、汽车交通等……

 

上面罗列的其实仅仅是阿里巴巴近年来投资的一部分,大家可以由此看出阿里巴巴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业帝国”——马云说要把阿里巴巴打造成“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看上去并不是一句狂妄的诺言,而我们对“阿里大电商”的观感或许也应该做出改变了。

 

 

一切都是从大数据开始

2013年到现在,阿里巴巴除了在美国上市这个大动作外,更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市场收购、战略投资行为,其中不乏数十亿美元的交易,涵盖了国内外电商、文化娱乐、企业服务、金融、汽车交通、工具软件、本地生活、物流、医疗健康、硬件、教育、旅游、社交网络、体育、游戏等领域,早在2013年就被媒体戏称“买下半个中国互联网”。

 

在阿里巴巴的帝国版图上,可以看到无论是阿里巴巴的产业结构还是它的投资路线,大都充斥着对于新技术、云计算以及优质内容方面的追求,而最终都会围绕着一个核心——掌控大数据。这是阿里巴巴在九年前就定下的发展方向,阿里巴巴最后会变成一个数据的王国。

2014年3月,在北京的一场大数据产业推介会上,马云在主题演讲中首次发表了其之后一直坚持的观点:“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时代”。

 

在2015年北京年会上,马云表示,“我们必须为未来十年以后,各种基于数据的服务做好准备。这几年是电商唱戏,五年十年以后,是靠UC、高德、健康、影业……梯队作战。”

 

电商成就了今天的阿里,而电商的试验田又造就了阿里的技术和云计算服务能力,特别是自主研发推出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系统——飞天(Apsara)云平台架构的不断进化,使它成为当今中国少数几个能够处理丰富数据源并从大数据中获取红利的公司,能向交通、金融、贸易、电商、医疗、航空、旅游、酒店及制造业等领域提供云架构、数据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服务。自2009年推出以来,阿里巴巴的云业务蓬勃发展,云计算也成为其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得益于付费用户强力增长,今年第一个季度的营收就翻了一番,在全球云计算巨头中大幅领先,将是阿里巴巴未来利润的新型增长点。

 

美国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2016年全球公有云市场份额报告显示,中国云计算领头羊阿里云已超越谷歌,紧追第二位微软Azure。阿里巴巴目前在全球已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迪拜、德国等14个区域设立了飞天数据中心,同时还在筹办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数据中心,并斥资百亿美元招揽人才,与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对手展开竞争。

 

阿里巴巴有哪些主要数据来源

马云说:“在数据时代,计算将是生产力,数据将是生产资料,企业与互联网将是新的生产关系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未来将属于最会利用互联网的公司。”为适应产业发展,阿里巴巴率先拥抱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并增持东南亚最大电商Lazada的股权至83%,通过投资收购走国际化。有成功的电商平台这个典范,阿里巴巴在业务扩展多采用平台模式,如阿里云、菜鸟网络、蚂蚁金服、口碑网、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等。

 

菜鸟网络一开始就定位物流网络平台,整合物流行业的数据和资源,变革物流产业链。它通过在全国几百个城市“自建+合作”的方式建设实体仓储设施形成的“地网”和“天网”(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获取的大数据,将自由接入菜鸟平台的仓储、干线、配送甚至铁路、公路、航空等社会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实现物流效率的最大化。

 

蚂蚁金服旗下有支付宝、芝麻信用、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小贷、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花呗、蚂蚁金融云九大业务,并投资天弘基金(公募基金数据库,股权51%)、朝阳永续(私募数据库)、恒生聚源(金融证券为核心的数据库)和海外支付平台Paytm与Ascend Money,在全球范围内的活跃用户已超过6.3亿。尤其是支付宝,它已渗透至购物、出行、娱乐、投资、教育等人们生活各方面,是用户信息采集的重要来源。马云说:“蚂蚁金服会担当起打造21世纪金融体系的责任,未来新金融的关键能力是数据、信用和基于大数据的风控体系,我们正沿着这个方向引领金融创新。”

 

文化娱乐集团是阿里巴巴打造的数字娱乐平台,也是其数据网络的重要板块,不仅可作为广告投放平台,也是用户信息采集渠道。

 

阿里云正是数据处理的天然土壤

经过10多年的发展,阿里巴巴已拥有海量的购物、支付、用户爱好和习惯、信用、流量等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大都围绕“钱”产生,正是建立超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的金山银矿。李开复说过,人工智智能(AI)将是中国引领全球的最好机遇,因为中国不仅政策相对开放,还拥有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海量数据。中国目前拥有的数据量占全世界的14%,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为21%,但数据利用率不到0.4%,数据商业化的空间以及数据经济的未来价值已经显现为提升数据处理效率,AI还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落脚点,而云正是数据处理的天然土壤。云端的海量数据,能够给人工智能提供了宝贵的训练数据,而公有云市场的绝对领先,则能助企业在AI时代掌握商业先机。

 

借助飞天系统支持的城市大脑1.0,拥有优先调度、在线信号控制优化、重点车辆精准管控、异常事件主动感知四大场景,通过摄像头、感知设备、监控等外场感知设备的搭建,以及城市交通大数据的算法应用,在一年时间内接管了杭州128个信号灯,实现无人调控,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大大改善了出行体验——这是极为重要的未来城市的试点和示范,目前苏州也是阿里“城市大脑”落地的城市之一。

 

为了应对未来越来越庞大的数据处理和挑战越来越大的信息安全问题,阿里巴巴还早有前瞻性地在2013年就投入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2015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阿里云在上海共同成立“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这也是中国科技公司首次参与量子计算研究。今年9月11日,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施尧耘加盟阿里巴巴,担任阿里云量子技术首席科学家,组建并负责阿里云量子计算实验室。而在中科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中,更有中国唯一的图灵奖得主、量子计算机理论奠基人姚期智院士及中国量子力学第一人之称的潘建伟院士带领的团队,放眼全球也是极豪华的量子技术研发队伍。

 

潘建伟院士在演讲中提到:“当计算能力达到50量子比特的时候,就能实现所谓的‘量子称霸’,完成传统计算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中科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也许明年就能实现这一目标。”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步,阿里巴巴将实现革命性的跨越,其目前所涉及到的几乎所有技术、产业都会从中受益。

 

iDST和A.I. Labs,让阿里不再坐金山上啃馒头

有了强大的阿里云这个活水源头,阿里巴巴开始把触角向各个新技术领域延伸,从达摩院的成立可以清晰看到其未来发展方向。

 

达摩院首批公布的学术咨询委员会十人中有三位中国两院院士、五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包括世界人工智能泰斗Michael I. Jordan、分布式计算大家李凯、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George M. Church、哥大数据科学研究院主任周以真等10人,主要研究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自然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规划这些研究方向并非为赶时髦,而是为了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在前面提到的蚂蚁金服、杭州城市大脑及自主研发的曹操物流系统等的技术应用中,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在大数据处理、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等方面都已经有不俗积淀。不过,要想真正了解阿里巴巴的技术实力,不妨从iDST(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Technologies,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Ali A.I. Labs(阿里AI实验室)这两个神秘机构入手。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创下了美国历史上融资规模最大的IPO记录。IPO活动刚结束,阿里巴巴就在硅谷低调宣布成立一个新部门:iDST。这个负责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部门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在媒体上公开露过面,被业内很多人称为“阿里巴巴最神秘的部门”。目前有约150名员工,分布在杭州、北京、硅谷和西雅图。而成立于2016年6月的AI实验室似乎更神秘,以语音交互、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视觉为三大核心技术方向,目前有200多人规模和杭州、北京、深圳三个分舵。自2013年开始,阿里巴巴在全球将众多顶尖科研人才招致麾下。

 

除了达摩院,阿里还有哪些大拿?

漆远和金榕是iDST的两位创始人。2013年就加入阿里巴巴的漆远是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系和统计系终身教授,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NSF Career Award,40岁就成为中国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最开始是为阿里巴巴建立超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现任院长的金榕2014年加入阿里巴巴,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曾担任NIPS、SIGIR等顶级国际会议领域主席及KDD、AAAI、IJCAI等顶级会议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也曾NSF Career Award(职业成就奖),在iDST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是帮助聚划算做算法优化。

 

2016年7月,IEEE院士、视觉识别和搜索领域权威学者——华先胜加入iDST团队,专注于视频图像分析、识别和搜索等领域的AI技术研发,目前任职iDST副院长。同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获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前微软研发合伙人——周靖人加盟,他也是大数据云计算、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数据库等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

 

2017年3月,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曾被《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2016年10名亚洲区35岁以下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王刚,加入AI实验室并任首席科学家,他在深度学习算法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积累和国际权威,负责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研发工作。6月,在亚马逊领导计算机视觉算法团队、是该公司级别最高的华人科学家的任小枫加盟iDST,担任副院长和首席科学家。他参与创建了无人便利店项目Amazon Go,对图像分类,物体识别、跟踪、检测,事件检测均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

 

再加上之前提到的施尧耘和担任阿里云首席安全科学家、云盾负责人的吴翰清(他被《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2017年度全球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组成了阿里巴巴强大的高端人才队伍。从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及研究方向,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已经为达摩院的成立及后续研发工作做好了准备。

 

iDST和AI实验室有什么区别?

作为阿里巴巴“NASA计划”的开路先锋,iDST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硕果累累,将阿里巴巴的平台化战略打造得风生水起。“ET大脑”是阿里巴巴重点推进的平台项目,“城市大脑”是其具体体现形式,涉及端到端,端到云的综合应用,未来还有望扩展到平安城市、环保、政务、城管、医疗、教育等领域。阿里重点押注的还有Link物联网平台和升级为AliOS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并在2017云栖大会上亮相了面向IoT领域的轻量级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AliOS Things。同时,AliOS(适用于手机、穿戴设备、电视、汽车及物联网等各种智能产品)在智能汽车领域也取得新进展,除了与上汽集团合作并合资成立斑马网络,还宣布与神龙汽车牵手,将在明年推出首款搭载该系统的东风雪铁龙智联网汽车。这些平台项目都涉及到iDST研发的语音、图像和神经网络等内核技术的优化。

 

iDST和AI实验室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门。其中,iDST涉及的研究相对偏理论性和前瞻性,和集团的每一个事业部都有交集,扮演着中转站角色,肩负着马云“让数据驱动未来”的商业梦想。而AI实验室更偏向为技术研究找到应用场景,最后推出产品和服务,在涉足领域和模式上,与iDST没有竞争。天猫精灵X1是AI实验室的首款产品,其内搭载了刚在云栖大会上推出的语音交互放平台“AliGenie”,对标亚马逊Alexa、百度DuerOS,除开放“技能市场”和“硬件平台”外,还有包含了智能家居、新制造、新零售、酒店、航空等服务场景“行业解决方案”——在高喊“软硬件一体化”的时代,X1无疑只是个开始。同时推出的还有AR开放平台,这是阿里巴巴正在打造的未来虚拟购物应用;7月8日,阿里巴巴打造的无人超市在杭州开业……现在,阿里视觉计算应用已拓展至交通、营销、医疗图像分析以及搜索,给未来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马云说:“我确实不懂技术,但是我们尊重技术,我们欣赏技术,我们信仰技术……未来阿里巴巴的利润来自技术,而不是规模。未来市场规模不是靠预算,而是靠创新。”或许,我们现在可以了解马云为什么会说“我吹个小牛”了。

 

重技术,更重投资回报比

BAT在中国之所以强大, 除了强大的数据、技术、布局和市场前瞻性之外,更在于如何打好手中的优势牌。在这一点上,阿里巴巴做得相当出色——不但注重技术,更强调技术的落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马云在全球各种高端场合不断强调的观点。落实到大数据:“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而对达摩院的定位和期望则是:“我觉得不应该是Research for fun(为快乐研究),也不应该Research for profit(为利润研究),而是Resear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为解决问题研究并带来利润和快乐)”;“这个实验室绝对不能等资金,这个钱给你就是创业基金,这个实验室是要挣钱的。要有挣钱的意识,才能活下去”;“我希望(它)不靠论文活下来,90%以上研究的东西,不能只在实验室里面,必须在市场上。只有这样,这个实验室才能走得长”;“一个科学家要有创业者的意识,一个企业家要有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只有让企业家和科学家完美结合,这个世界才有未来”;“阿里巴巴不指望靠它赚钱……当然挣钱是靠解决问题,我们有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要的是公司死了,实验室还活着”。

 

“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极其注重投资回报的阿里巴巴从上到下的实际感受和实际工作。要知道,大名鼎鼎的iDST也因此经历了“成立”-“拆解”-“成立”的过程。

 

刚成立的时候,iDST只做纯粹的基础技术研究,刚从高校出来的漆远和金榕都不熟悉业务线,使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算法、模型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理论的东西改变生活并没那么容易。为了寻求商业场景,2015年7月,漆远被调入蚂蚁金服,金榕调入淘宝天猫搜索部门,归属被内部员工称作“商人”的胡晓明领导,使iDST员工从过去的技术范儿变得越来越接商业地气:漆远在蚂蚁金服包揽了6项阿里巴巴集团算法大奖(共16项),并建立起他曾在iDST一直想做但没能批准的超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而金榕的团队也在当年就拿到了集团CEO大奖,团队扩展到了120人左右。经历无数历练后,分拆到各个业务部门的iDST重新拼装起来,而有了一定业务经验的研究员们,不仅能搞底层技术研究,还能与其他部门联手推进业务。

 

正是在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马云才敢说:“阿里巴巴可能是跨界做得最好的公司,是商业和科技结合最好的公司。” 

 

侠之大者,利国利民

马云是个武侠爱好者,阿里巴巴的成长过程处处彰显着“武侠”的身影。为提升成立不久的阿里巴巴的影响力,在2000年邀请金庸来为“西湖论剑”站台,大获成功。而在2017年,阿里巴巴已经拥有足够大的世界影响力,不再需要噱头,而是直接成立“达摩院”。

 

在传说故事中,“达摩院”代表最高武学机构,阿里巴巴希望以“达摩院”命名的科研实验室能够做到“侠之大者,利国利民”。马云希望通过20年的努力,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而达摩院正是为这个未来的经济体打造的。

 

现在阿里巴巴的技术、商业体系更加完整、成熟,随着更多问题的解决,我们对它的了解和认识也将会越来越清晰。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