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 1538 篇文章,被 4 人关注,获得了 11 个喜欢

隐而待发,自持自强

由安卓系统授权收费而谈

文/ 孔卢融
前言 无需多言,除了苹果手机系统为iOS外,目前其他手机的系统基本都是谷歌原生Android系统,这些年在全球市场里表现得风生水起的国产手机自然也不例外。诚然,为了突出自身差异化和本地化,以及切合自身手机的品牌受众特点,各大国产手机厂商也都深度定制了各自的操作系统,但依旧没办法摆脱对于谷歌安卓的依赖。很遗憾,该来的还是会来,免费的午餐要开始收费了(惴惴不安地这么多年,终于还是来了)。据相关媒体报道,按照一项全新的授权制度,Alphabet旗下谷歌公司将向使用其应用的硬件公司的每台设备收取最高达40美元的费用。从商业策略的角度来说,这项新的授权制度用于取代欧盟今年认为不利于竞争的老的许可体系。不然欧盟会继续对谷歌“开罚单”。客观上,本文虽然不探讨更深层次的“神仙打架”问题,但“授权收费”的模式一旦开启,蝴蝶效应是巨大的。此文,我们并非仅讨论其影响,更多的还是重启那些“老生常谈”的思考。

免费的始终不是长久的

从现在已知的消息来看,每台设备收费可能会低至2.50美元,具体收取多少则根据不同国家和设备尺寸大小的不同来决定。业内有分析指出,这是针对整个制造商的标准,多数制造商可能要为每台设备支付20美元左右。这项收费适用于谷歌应用商店、Gmail和谷歌地图等一系列应用,如果制造商同意将谷歌的搜索引擎和Chrome互联网浏览器捆绑在他们的设备中,并且予以突出显示出来,这样的公司就能够抵消一些这样的收费。根据这样的协议,谷歌产生自捆绑设备中的谷歌搜索引擎和Chrome互联网浏览器的广告收入,设备制造商将能够获得一部分的分成。

 

其实在今年3月的时候,就有外媒报道称谷歌将对Android系统进行一项重大调整,简单来说就是,禁止非认证安卓设备运行自家APP。现在回头来看,当时这个报道就已经是在作提前的告知和预警了。当时就有消息表面,在Android 9.0正式版发布后,谷歌将全面推行这个新规,而没有认证的设备是完全不能运行他们自家的APP。当然,谷歌也给这些不合规的设备留了一定的喘息期,比如可以利用安卓ID号,向谷歌提出申请,每一个用户可以最多申请在100个安卓设备上运行谷歌软件。

 

实际上,在前言里我们提到的“神仙打架”是促成这次授权收费策略调整的导火索。今年7月份,欧盟委员会发现谷歌滥用其在移动软件市场的垄断地位,迫使Android合作伙伴在他们的设备上预装搜索谷歌搜索引擎和Chrome网络浏览器。因此,欧盟委员会对谷歌实施了创纪录的50亿美元罚款处罚,并且并威胁称,除非该公司终止其非法行为,否则将再进行处罚。谷歌对此处罚表示不服,已提出上诉。所以,业内普遍认为,谷歌这项新的收费制度,或许将给予微软等竞争对手更多的空间来同硬件制造商合作,让他们的搜索引擎和浏览器成为制造商硬件设备的默认应用。

 

可无论是什么原因,安卓的授权收费应该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市售的各种安卓系统设备中,一类是运行的原生系统,这需要跟谷歌签订的一定的协议,因此系统也会自带各种谷歌的APP;而另外一类则是厂商根据谷歌的免费代码进行修改定制,重新面向消费者发行,这正是我们大多数国产品牌尤其是一线品牌所做的事。因而,无论是怎样的结果,国产品牌们都需要积极地面对。要知道,这“授权收费”并非“花钱而已”(大不了转嫁于消费者?),而是把命脉交予他手。“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中兴栽的跟头,没人想再来一次。

 

动了谁的魂魄

2018年已近年底,虽然这一年里全球通讯终端市场的下滑局面比较明显,但是横向比较来看,我们中国品牌的营销思路、设计规划、技术融合水平以及层次布局,都表现非常。从“浴霸”相机阵列到超高速充电,从屏下指纹到隐藏式摄像头组件设计,从各种对于“刘海屏”区域的创新利用到争先恐后的屏占比竞赛,中国国产品牌的产品从硬件层面已然走出了自己的路,而且表现特别不错。可以说,无论苹果还是三星,它们的旗舰机也完全不能让人忽略OPPOvivo、华为等产品的独特设计。

 

销售数据是自身影响力的最好证明(的确,咱们消费群体也多,可实际上这并不是决定因素),销售数据也为我们的厂商带来了可供持续发力的利润。可问题在于,排除不同国家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差异之外(没错,自己的手机要做自己的本地化这完全无可厚非),我们发现中国品牌的产品实际上已经遁入了“硬件博弈”的循环。客观来说,这本没有错,可最尴尬的事在于,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智能终端设备,之所以叫智能终端,核心还是操作系统。除了安卓,我们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因此,授权收费这件事就变得很现实了。从2017年的相关数据来看,中国品牌手机的平均利润值在15~18美元之间,如果单纯从数据来看,20美元的系统授权费用本身就是一个致命的命题。虽然从目前的相关消息来看,谷歌向手机厂商收费目前只针对在欧洲销售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设备,但居安思危是一个成熟厂商应该具备的素质。要知道,国产手机都需要向高通缴纳专利授权费用。再加上谷歌的安卓系统授权费用,国产手机仅专利授权成本会进一步提高。

 

目前来看,在全球手机销量增长放缓的市场背景下,此前趋于平静的千元机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连OPPO都用K1来“认认真真”地进入千元级市场了,更别提荣耀、魅族、小米等老手,甚至连联想和诺基亚都把“复兴大业”依托于千元级终端市场。如此一来,即便按20美元的授权费用来计算,至少10%的成本会被系统所占用,这是非常致命的。虽然表面来看,如前文所述,转嫁于消费者身上是一种必然,但从整个行业层面的角度来说,安卓系统收费会严重影响中国手机品牌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创新特色鲜明但体量规模较小的品牌。要知道,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华为系、OPPOvivo这三大品牌的根基相对稳定,利润率控制也还不错,但对于魅族等品牌而言,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大洋彼岸的那位推特治国的“老愤青”告诉我们,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除了芯片和系统。毫无疑问,开发一款操作系统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除了在研发、维护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基础。一款操作系统,是否能发展为主流,最难的还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以及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差异化习惯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知道,操作系统只是一个载体,丰富的应用软件才是决定操作系统是否会受欢迎的主导因素。差异化习惯,来自大数据,而大数据来自“你有没有获取便利性的基础”。这是谷歌不可一世之处(绝非单纯的贬义),这也是我们的厂商所缺乏的魂魄。

 

TIPS

今年年初的时候,有媒体报道部分用户发现安卓系统在悄悄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即便拔除SIM卡、关闭定位服务后,仍然无法阻止。当时,谷歌方面也作出了回应,表示确实在手机用户的部分信息,但是并不会设计到安全和隐私等信息。尽管谷歌给出了解释,但是对于我们用户来说,正由于缺乏一款真正的国产操作系统,用户个人的私密信息在系统供应商面前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这在互联网时代是最为致命的。

 

我们在开发,我们没研发

比缺乏魂魄更尴尬的是,我们的国产一线品牌们,却把安卓“玩得挺溜”。

 

五年前的夏天,三星GALAXY S4HTC OneGoogle Play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安卓终端。虽然安卓之所以如此受到各个厂商的欢迎,是因为每一个厂商都可以免费获得它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定制。但当年这两款手机最大的特点恰恰是没有特点,它们的安卓版本完全一样,没有经过任何第三方深度定制,流畅和纯粹是发烧友们的最爱。而五年之后的今日,在任何主流品牌的终端里,原生安卓版已不再存在。欧美的手机厂商的所有主流安卓设备现在都使用Google Play服务提供基本的智能手机功能,同时还必须使用Google的现代应用套件,如Play商店,Chrome浏览器,地图,搜索等。

 

至于我们中国的品牌们,则使用AOSP作为与安卓兼容的软件基础,然后构建中国特定的功能,服务和应用程序商店。并以此为蓝本,考虑去兼容世界其他地区的用户。有人调侃说,中国品牌的安卓手机,实际上是“完全独立于谷歌的操作系统,只是恰好支持安卓的APP而已”。无论出于怎样有理想有追求的目的,我们的厂商几乎都在手机系统上对Android系统进行了自我开发和创新,其中口碑较好和受众度较高的,如MIUIFlymeEMUISmartisan OSColor OSFuntouch OS和氢OS等等。这些“操作系统”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是在Android的底层上加了个UI,本质上并没有革命性的创举和颠覆。

 

是的,魅族Flyme系统是出了名的流畅,基于AI打造的One Mind让手机变得更加智能;是的,小米MIUI可能是最为人熟知的操作系统了(小米的品牌诞生正是因此),并且这也是国产机中最早的一批深度定制系统,很多人购买小米手机的原因就是为了体验MIUI;是的,一加氢OS系统的确很快,无可挑剔的流畅度和简洁干净的风格让拥趸倾心;是的,华为EMUI无论是功能衔接还是操控设计都有着绝佳的平衡感,而最新的EMUI 9更是让AI深入至骨髓;是的,OPPOColor OS(包括vivoFuntouch OS)青春但懂稳重,活泼但不轻浮。甚至,连坚果的Smartisan OS都把个性这个词发挥到了极致。可问题是,它们依旧逃不开安卓的根。

 

不错,万物融合,我们并不能“民粹”到为了舍弃而否定安卓,可我们在开发,我们没研发,这很无奈。比如对于iOS,我们就借鉴了太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从相机应用程序的界面来看,绝大多数“我们的系统”的相机界面与苹果手机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仅仅更改了字体和颜色(只有华为的EMUI算是成功创造了一款真正全新的相机应用程序设计)。

 

出路漫长 解药在眼前

站在我们中国用户的角度来说,手机买回来即可使用,而不用考虑过多“纯净”与“定制”的问题,是消费习惯所决定的,这本身没有错。更深层次来说,我们每个品牌都希望自己的用户通过自己的专用商店来大幅改变他们对于手机的审美和个性化使用需求,比如下载免费和付费的各种主题与字体。正因为如此,“深度定制”需要有更多的想法,才能从本质上一步一步踏出属于自己的脚印,为以后的自主之路集聚足够的地利人和,以待天时。

 

如华为Mate 20 Pro的默认皮肤有很多图标显然已经从iOS风格中解脱出来,EMUI 9也让华为的终端在之后的差异化竞争里有了先机。又如一加,则用另一种解药来完成自己对于“系统”的自我化理解——具有出色的性能和耳目一新的智能化新功能。

 

回想我们之前对一加创始人刘作虎的访谈,他曾强调,一加追求的是一种没有负担的用户体验,他们想让用户的体验尽可能直观、轻松、流畅,而不是无节制地添加功能(除非一加确信新增的功能已经被证明能为用户增加更好的价值)。所以一加手机并没有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广告,我们试图让用户有一个符合期望的使用体验。因此,业内普遍观点认为,除了谷歌的Pixel系列手机,一加是唯一一家在响应能力和平滑度方面能与iPhone媲美的公司,这就是正确的软件优化。

 

一定时间内来看,谷歌的授权收费无法避免,因为我们拿不出更好的东西。可要从根基上开始重新塑造自己的系统生态,不仅非朝夕可解,更涉及太多非技术因素。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摒弃,但又要避免步子大了扯着裆,是为解药。

 

后记

之前有外媒的记者评价中国品牌的手机,“对于不熟悉Android手机的人来说,中国厂商的手机软件可能显得很花哨,与在亚洲以外流行的手机上安装的手机软件完全不同”。这本身是个伪命题,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不同的使用习惯,这没有什么槽点可吐。但对于这样的外媒评价,我们却不能简单地嗤之以鼻,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系统,这就是事实。既然各大品牌要赶在5G时代这波终端蓝海(也许依旧是红海)浪潮到来之前做好一切布局,并着眼为了五到八年的终端可持续发展,那么对于“系统”这个阿格硫斯之踵就真的不能只停留在不痛不痒的“规划”上了。切记,隐而待发,自持自强。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