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艺术决定主角焦点
荣耀70系列全新换代,定义“美学旗舰”
前言
四月五月的热闹,恰如正式迈入夏日之前的情愫,形于张扬、衷于表达、爱于色彩。但这场手机圈的激烈“混战”,荣耀并没有参与,直到五月的尾巴,荣耀才立旗而呼,开始了它的压轴表演。而主角,自然是荣耀引以为傲的数字系列新作——荣耀70系列。
显而易见,与另外几位同样站在品牌端顶部的友商一样,荣耀对于自己手机的核心产品序列进行了精确和有致的调整,这两年成果明显。Magic系列和数字系列,是荣耀征战高端市场和证明自身实力的“两条腿”,一起迈步,才走得稳当。
前面提到,荣耀在四月五月的“混战”中保持了自己的姿态,自Magic4系列在三月份发布之后,荣耀就在安安心心地应对消费端的事宜,显得有些“心静不烦窗外事”。但了解这个行业和荣耀的人都知道,它的这份“心安心静”,稳稳地准备荣耀70系列是一个重要原因。既然有意压轴登场,那必然需要有自己的闪耀之处,又能坚守自己的标志性特点。
算算时间也对,按照荣耀数字系列如今的发布惯例,一年两代,今年的新作也该登场了。其实,一个小细节很有意思,去年“让美一拍即合”的荣耀50系列是在6月16日发布的(听起来就是一个大顺的好日子,的确,荣耀50系列代表了全新荣耀品牌的态度,必然要有个好彩头),所以也能看出荣耀70系列赶在五月的尾巴来到大众的面前,还是颇有些“傲娇按捺不住”的味道。像极了上学的时候某些学霸的模样——希望显露自己的实力,又不俗于与人列座。
侃言少叙。实际上,荣耀70系列需要面对的直接对手,都已经在前些日子陆续发布。那两位蓝厂绿厂的影像年度作品,也是它们“两条腿走路”的依柱,亦是“学霸”级的存在。所以,竞争是针锋相对的,荣耀对于荣耀70系列的内部定位,还是有着“战术上重视对手”的客观认知。
按照荣耀对它的阐述,着重强调了“光影美学的全新换代”,这种直截了当的表达,让“颜值设计充满了匠心雕琢”的诚意,更可以理解为荣耀70系列这次所具备的核心产品力。
坦诚讲,若是单论大众所关心的影像组件配置,荣耀60系列就已经做到同价位竞品中的一种极致,更进一步所需要耗费的力量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如今荣耀70系列在高起点的基础上,继续挖掘美学基因,是一种聪明的举动。
当然,这并不是说它在其他方面有所倦怠,既然敢提“全新换代”,那么从平台到细节我们都能够在它身上获取新的喜悦——尤其是首次在荣耀数字系列上采用了跨骁龙与天玑的多平台策略,以及引人注目的全新主摄大底。总之,荣耀说荣耀70系列是“潮流全能手机”,而我们说荣耀这次是倾心于一件“美丽的事”,筑力于一件“实力的事”,只为诠释何谓“美学旗舰”。
肩负使命的作品
如果把时间轴往前推,不难发现荣耀数字系列的诞生始终保持了一颗平常心,一颗基于追求美但又不浮夸的平常心。从用户拍照需求起步,建立独特标签,作为立身之本,在年轻人群中积累庞大影响力之后的厚积薄发,是为大智慧。“从量变到质变是其崛起的关键内力”“以平常心创造惊喜”“迎合大众的美才是自身的美”……媒体对于荣耀数字系列的夸赞,自荣耀50系列开始,尤甚。
前些日子,机构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的销量数据,荣耀凭借205%的年增长率,在一众国产手机中脱颖而出。短短一年半时间,荣耀凭借20%的市场份额,战胜小米、苹果,成功接班华为,问鼎中国大陆市场销量第一的品牌,深挖背后的原因,是荣耀在供应链、产品、渠道以及营销等环节的强大整合能力。这个,毋庸置疑。
在产品分布上,荣耀手机在2000~4000元价位极具竞争力,无论颜值、质量还是性价比,荣耀产品都有明显优势。其中,荣耀60系列和X30系列的出色表现,实现销量增长的关键之一。划重点了,荣耀数字系列竞争力和受众指向区间,就在于此。这两年来,荣耀快速地与供应链重新建立合作。在移动处理器上,高通、联发科相继向荣耀供货;在软件方面,微软和谷歌恢复了与荣耀的合作;京东方、索尼和大立光电等硬件供应商也开始向荣耀输出配件。加之,庞大的经营商体系也是荣耀打赢翻身仗的重要原因。
一切就绪,总要拿出明星产品,才对得起上上下下的全力支持。毕竟,对供应链的整合给荣耀带来的正向反馈,需要一套能够代表自身品质和气质的系列机型来撑起更宽阔的正面战场,Magic系列的顶端位置,好是好,但下沉覆盖面明显需要荣耀数字系列来夯实。
记得去年荣耀官方的说法,自荣耀60系列起,荣耀数字系列正式从一年一代升级为一年两代,并为用户带来代代都强的极致产品体验。这种“周期差异战术”,与产品力有关又与自身的营销规划有关。只能说,荣耀越来越明智和成熟了,越来越有“独立品牌”的味道。
所以,作为荣耀数字系列迭代升级的首款产品,荣耀60系列不仅延续了荣耀数字系列的美学基因与技术积淀,并在产品性能、影像能力、美学设计、人因交互等方面全面进阶,为年轻一代用户带来更加自由的隔空Vlog拍摄方式、惊艳行业与用户的产品设计、极致强悍的产品性能,以及更好的影像、续航、交互体验。
厘清了这条脉络,就更容易理解“在双轮驱动的极致产品主义理念下,荣耀数字系列将科技与美学相结合,一直保持着出色的产品表现”这句话的意思。或者说,荣耀70系列的“主角之夜”,其实主角并不是产品本身(比如后面会聊到的“主角模式”视频拍摄功能),而是“以自己的能力,让每个人变成生活的精彩主角”。
用荣耀CEO赵明的话说,“(这次)突破了很多数字系列原有的思路,去打造全新的荣耀70系列,从设计、拍照、性能、Vlog,以及综合体验,都有非常重磅的特性和功能推出。”于是,这种“全新换代”的理念明显肩负着荣耀的某种使命,也让荣耀数字系列在整体定调方面完成了一次蜕变,堪称“荣耀未来美学之始”。
审美,是不断描绘新认知
每一次聊荣耀数字系列,我们总要强调审美是不可一言蔽之的事,虽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眼光,但普遍的美学节奏,荣耀还是踩得稳的。坦诚讲,独到的审美,当然是让荣耀数字系列的外观设计处于业界佼佼者地位的软实力,它每代都凭借独一无二的美学效果引领设计风潮。比如荣耀50系列采用了奢侈品珠宝品牌中经典的戒环设计风格,呈现出标志性的设计语言。
荣耀60系列则将四曲屏升级为流光四曲屏,其主打色幻境星空获得了当年手机“颜值天花板”之称。但我们也很清楚,事物的变化是在发展中有序进行的,在优秀的基因之上,不断描绘新认知,才是正途。所以按照荣耀的话来说,荣耀70系列在集历代之大成的同时进一步变革创新,再次将业界“颜值天花板”推上新的高度。
我们常说,消费者远比所谓的业界分析更精明和实际,不是真正的好东西,他们并不会用钱包投票。荣耀70系列不仅有精于拍摄的本事,且有着避免短板的全能性能体验,更在“聚焦审美”这件事上倾尽全力,以求能够有效获得年轻客户的积极响应。
第一眼就能发现,荣耀70系列不仅延续了荣耀数字系列的曲线基因和双镜模组,同时在前作设计思路上大胆突破,从光线中汲取灵感,通过菱格元素与水晶玻璃质感背板的组合,打造了经典与现代交织的视觉效果,“让荣耀70系列拥有典雅的时尚美学之余,又赋予其灵动的年轻气息。”
我们还常说,曲面美学扩展是一件人人都在做但不是谁都能做好的事,荣耀有丰富的经验,于是荣耀70系列也有了敢再次称“颜值天花板”的底气。自荣耀50系列开创了后置摄像模组的经典双镜设计,这一对称美学的巅峰造诣就已深入荣耀的设计DNA。荣耀70系列继承了双镜设计的经典美学,荣耀70 Pro、荣耀70 Pro+更加大胆地引入扇形对称造型并对其进一步创新,在呈现效果上更加简洁纯粹。
为了继续保持和优化“一双闪闪大眼睛”的风格,荣耀70系列保持了荣耀60系列三颗镜头的圆心处于一条中轴线的对称之美。同时上下两个“大眼睛”的对称之美之外,再次融入了圆形这一和谐之美,以和谐对称之美记录世界。
同时,荣耀70系列拥有比前作更加自然的四角过渡、全对称四曲面设计、正面屏幕落差更深、俯视黑边更窄、边框更窄等全新特性——仅限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至于荣耀70则为前后对称双曲面设计的超级双曲屏。
在配色方面,借助钻彩工艺,荣耀70系列在机身上营造光影的闪烁之美。我们经常说,光影与光线的运用便成为荣耀数字系列美学呈现的重中之重。光线是一切色彩的原点,光影则使得色彩更富层次与内涵,通过膜片、镀层等多种设计工艺,荣耀数字系列通过光线与光影的景深、通透、渐变等效果,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
之前荣耀50系列用“至美之作,一拍即合”作为设计主题,开创全新大胆的“初雪水晶”配色,让不少人为之心动,“只一眼便难忘”。荣耀60系列也通过复杂的钻彩工艺和打磨效果,再次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朱丽叶”和“幻境星空”两种新配色。
回顾荣耀数字系列的历代机型,不难看出,不少机型配色都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色,如荣耀8的“魅海蓝”、荣耀9的“海鸥灰”、荣耀10的“极光色”、荣耀20的“冰岛幻境”,包括荣耀30的“超大LOGO”设计等等。荣耀数字系列也确实做到了一直关注时尚设计、努力寻找手机配色潮流的设计路线,前作荣耀50系列的“初雪水晶”配色,就再次引领了设计风潮的的走向。
由此可见,荣耀数字系列的审美哲学一直都是追求不加任何修饰的美——握在手里,看在眼中之时,无需时间去品味,美就要立刻出挑出来。在产品的设计上,通过大胆与丰富的色彩运用,直接触发年轻人最原始最直接的审美感官,在色彩上绝不含蓄,绝不收敛,直接去表达与展现,这就是荣耀数字系列的美学源点。
荣耀70系列一共有5种配色(见文中参数表),其中墨玉青和亮黑色是全系皆可选,流光水晶仅荣耀70和荣耀70 Pro可选,薄雾金沙仅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可选,冰岛幻境仅荣耀70。
流光水晶和薄雾金沙采用“双膜三纹双镀”处理。双层膜片于平面中创造更好的景深效果,双层镀膜呈现更好的质感,三层纹理带来更丰富的纹理细节。流光水晶呈现极具层次感与深度感的水晶质感;薄雾金沙带来高级奢侈品的质感。
从整机的感觉来说,荣耀70系列与之前荣耀60系列的尺寸和重量都基本一致,这很好理解,毕竟整体机身设计的思路有很强的延续性,从广义美学的角度来说亦是如此。
“闪闪明眸”自有道法
在聊完“闪闪大眼睛”的外在魅力之后,开始讲这对“明眸”的内在素质了。首先一言定调,这次荣耀70系列全系都搭载了首发的IMX800大底,这是实现“光影艺术”体验的最核心保障。三月份索尼曝光IMX800的时候,就明确提到,它是超越三星GN2大底的存在,实力超凡。
“何以解忧,惟有大底”。荣耀不仅深知主摄配置的重要性(对于自己的旗舰级机型,从未在主摄的选择上将就过),更知道如何让消费者为自己的选择感叹一句“值得”。所以,就像前作荣耀60系列把1亿像素主摄全系标配一样,荣耀70系列也全系标配了IMX800大底,一致的高标准影像体验是荣耀的诚意。
不得不说,荣耀这些年深谙影像之道,也懂得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这颗首发的IMX800传感器有着非常大的面积优势,也有全像素对焦和超大动态范围的特质,可以预见,荣耀之后应该会在它的其他旗舰级机型中继续用到这颗超大底。
从技术层面来讲,IMX800的传感器尺寸有1/1.49英寸(给一个简单的提示:荣耀60系列那颗1亿像素大底,是1/1.52英寸感光面积),同时还拥有四合一2.0μm等效像素尺寸(我们知道,目前iPhone13的主摄仅为1.7μm像素尺寸和1/1.88英寸传感器尺寸)。因此,IMX800的感光面积比iPhone13的主摄传感器大55%,从底层提升了捕捉光线的能力,带来更明亮、清晰的画质表现,暗光场景下成像效果更清晰。
基于这个硬件层面的基础优势,IMX800也拥有非常大的视频动态范围,相比iPhone13主摄传感器,高动态录像下,高亮场景动态范围提升1EV。而且,IMX800全像素对焦单元也比iPhone13主摄传感器多12.5%,更准确和快速的对焦性能也是抓拍成功率的基本保障。
同时,IMX800还拥有硬件级Super HDR视频,通过sensor输出长短(两曝),其中长短帧读出时可以交叠,帧间隔集中较小,最后生成一帧图像,可以有效降低HDR视频的运动鬼影问题,效果更优。通过此技术,动态范围得到较大提升,室外逆光,室内窗边等光比要求较高的场景下,人脸效果依然可以得到较好的还原。值得注意的是,在硬件级Super HDR技术加持下,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具备“高动态录像”拍摄模式,其目的是提升视频的动态范围(高动态录像功能需开启后体验,开启路径为“拍照>更多>高动态录像”)。
当然,在具体的镜头群组方面,还是做出了必要的区别。荣耀70 Pro和Pro+版本,是5400万像素IMX800主摄+5000万像素122度超广角+800万像素3倍长焦的三摄方案,而标准版的荣耀70则用200万像素景深镜头替换了长焦镜头,这也是一种完全可以理解的替换搭配,在大多数应用环境里并不会有明显短板。
大家都注意到了,除了IMX800大底,荣耀70系列这次还全系标配5000万后置超广角微距主摄。我回想起半年前用荣耀60 Pro的时候,就对那颗5000万像素的超广角微距镜头印象深刻,即便在今日,它也处于同档位中上乘的位置。从我们当时的体验来说,那5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无论是广角还是微距,都能让我们的拍摄从容不迫,题材宽度非常大。如今荣耀70系列保持了这项配置,并展现出更精妙的调校水准和算法水平。
说句题外话,相对于之前荣耀60的后置超广角镜头为800万像素而言,如今荣耀70系列把5000万后置超广角微距镜头作为标配,一来是荣耀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压力,二来也是荣耀继续给竞品施加压力。总之,对大众而言是好事,就够了。
前置影像方面,则是我们在荣耀60系列上所熟知的方案,并没有再回到“双镜头”模式。标准版的荣耀70配置是一颗3200万像素的AI超感镜头,整体表现与荣耀60基本一致。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则延续了荣耀60 Pro的那颗高清直出5000万像素AI超感知镜头,且依旧是目前行业内最高像素的前置镜头。
在拍摄Vlog时,该5000万像素前置镜头支持100°超广角Vlog黄金焦段,单人拍摄脸小景美,多人拍摄时不挤更从容。在拍摄照片时,直出图片尺寸高达8160×6112像素,搭配主摄级sensor,为用户带来不输后置主摄的超高清成像体验。同时,该颗镜头的拍照和视频美肤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升级。
而且,这不仅是一颗高清镜头,更是一颗全能镜头,其融合了视频、拍照、感知三项特性,不仅可以高像素拍照、超广角拍视频,还具备实时超感知能力。依托荣耀领先的双通道技术(AI识别通道与拍摄通道并行),这颗前置5000万AI超感知镜头可以在拍摄高清视频的同时保持AI实时超感知能力,两全其美。对,备受好评的隔空手势换镜操作也继续安排上了。这些讨巧且便利的细节,荣耀从不吝啬。
光影艺术的进化论
硬件层面已经安排妥当,熟悉荣耀的人都知道,基于产业链的支持,它若是只停留在“玩配置堆叠”的层面,那是一件无异于躺平的轻松事。但显然,荣耀证明自己的荣耀,从来都不会止步于舒适区。
这次亦是如此。荣耀70系列全系首次搭载了HONOR Image Engine计算影像平台,借助荣耀RAW域影像算法体系,通过异构不同芯片平台,插件化整合芯片能力,实现软硬件的能力全面释放,全面提升了基础影像质量,在清晰度、动态范围、夜景方面等基础影像体验维度带来明显提升。给一个简单直接的定义,荣耀是要凭借HONOR Image Engine计算影像平台来为它所理解的“光影艺术进化论”进行具象的表达。
另外,通过HIE计算影像平台,支持在RAW域对图片进行直接处理,相比YUV域可以还原更多的照片细节、动态范围。荣耀RAW域影像算法体系,就是直接在RAW域运行的一系列软件算法,从细节、色彩、亮度和动态范围等方面进行优化,由于软件算法的处理非常靠前,在信号源头上提高画质,也最大化保留了照片原始数据,升级随手拍的体验,带来拍照综合体验的优化。
荣耀70系列的这套HONOR Image Engine计算影像平台本质上的确还是一套算法优化的流程,但它异于竞品的自信来自于荣耀对数字影像后期算法的深厚功底,以及对AI能力掌控的造诣。可以说,借助HONOR Image Engine计算影像平台与RAW域算法,荣耀70系列不仅提升了基础影像能力,还针对基础拍照场景做出专项优化,从而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随手一拍就是大片,这个自信似乎有些让人存疑,但事实往往比武断猜测更有说服力。或者说,在绝大多数场景下,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无论老少,只要能端好手机,出片成功率是趋向于百分之百的。况且,荣耀70系列在影像玩法方面,也继续保持了自己的传统优势。
比如,后置主摄室外风光摄影包括白天户外顺光、逆光、夕阳等场景,白天室内人像包括顺光和逆光优化,这些都可以凭借HIE计算摄影平台和IMX800的硬实力,充分保留阴影处丰富的明暗关系,同时保留高光的细节层次。这也是我们说的,只要能端好手机,就能出大片的底气。
至于极暗光场景、暗光下有点光源场景、人像夜景光斑、AI智能切换超级微距模式、长焦场景,3倍光学变焦镜头(荣耀70不支持)、OIS+EIS双重防抖+30倍数码变焦等等,均属于优等体验水平。视频能力方面,荣耀70系列支持240FPS慢动作录像,记录运动、车流等极速场景下的精彩瞬间(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支持1080P 240FPS,荣耀70支持1080P 120FPS/720P 240FPS)。
从中也可以看出,荣耀对于影像表现力的思路越来越成熟和从容,对于技术层面的理解更做到了令人欣喜的“张弛有度”。
从“美,就放手去拍”到“我是主角”
全民创作Vlog的热潮愈演愈烈,显然此次荣耀数字系列新机会继续强调自身成为新一代Vlog博主“宠儿”的能力。我们知道,荣耀数字系列一直致力成为行业最佳Vlog拍摄手机,为我们提供自由、不被中断的拍摄体验,让故事和精彩不因技术而缺失,使用温情的影像实现情感的连接。在荣耀50系列上,荣耀首次推出了多镜录像功能,实现了多镜头切换的自由,让不同场景切换可以一镜到底,为消费者带来了一站式的Vlog拍摄体验。
在荣耀60系列上,荣耀带来了 Vlog隔空换镜,进化到可以解放双手的自由。而在今天荣耀70系列上,进一步挖掘了双景模式的玩法本质,迎合很多人“希望在获得一个全景画面的同时,额外多得一份自己‘最关注’的画面”需求。于是,“Vlog主角模式”诞生了,它是荣耀70系列基于Al人像重识别技术(Person Re-Identification)和人像时序追踪技术,额外多一份人像追焦居中视频。
当然,这里还离不开前文提到的核心硬件范畴的支持,还是要归功于IMX800为主摄的后置影像模组。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在这套三摄组件的加持下,具备非常强的动作捕捉和感知能力,也有非常强的AI处理能力。尤其是后者,毕竟提到“AI”,荣耀“与生俱来”的优势是让人很有信心的。
话题继续。“我是主角”很好理解,就是通过一次拍摄,生成全景画面和主角画面两支独立的高清视频,其中,主角画面对选定的人物进行追焦录像。注意,追焦录像,每次听起来,都让人跃跃欲试。
追焦,怎么追?几个大厂都是自己的理解和技术呈现,荣耀的别具一格还是在于对AI应用的炉火纯青。在“Vlog主角模式”下,手机能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智慧追焦人像并居中构图;AI人像居中算法,使主角始终位于画面中央,实时计算主角在画面中的位置(人物移动速度1m/s以内,可以较稳定追踪)。
并且,录制过程中,支持任意切换主角,主角画面保持录制,不会暂停。我们还注意到,“Vlog主角模式”在录制过程中,主角人物出框或被遮挡,5秒后,主角画面暂停(全景画面保持录制);当主角人物返回画面中,自动继续录制:若在暂停期间,选择其他主角,自动继续录制;全景画面停止录制,两个画面都停止录制:如果主角画面停止录制,只有主角画面停止,但全景画面继续录制。
另外,“Vlog主角模式”可同时输出两路视频画面,包括主角画面和全景画面。两路画面都支持1080P高清视频、美颜效果和EIS防抖算法。
我们发现,在使用“Vlog主角模式”时,还有几个小技巧。比如,当主角距离3m~4m时,推荐1x模式拍摄;当主角距离4m~7m时,推荐2x模式拍摄,效果最佳;要避免主角人物朝着镜头方向快速移动。另外,荣耀70最大支持人像识别数量为5人,需要注意。
这里还额外提一下音频采集方面的配置。在拍摄视频时,选择镜头变焦并对准声源区域,可以获得明显的声音增强效果,尤其在噪音环境或远距离录像时,目标声音更清晰。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后置摄像头变焦时,硬件上采用三个麦克风,增强收录画面中心的声音;软件算法上,采用前后向波束形成+后处理算法,zoom变大,扇形波束随之收窄,波束外的非目标区域声音被抑制,目标方向声音信噪比提升,音量变大。相较荣耀60 Pro,声音变焦效果有所提升,非目标信号抑制提升了3-6dB。
“好屏幕真香定律”
在荣耀看来,一块好的屏幕对消费者体验有最为直观的改善,荣耀70系列全系均使用高刷新率、广色域、高频PWM调光的好屏,为用户带来最佳视觉盛宴。
回想之前荣耀50系列让荣耀数字系列机型也迎来了它们的高素质屏幕——一切刚刚好的75°曲面屏,市场反响不错。所以,之后荣耀60系列则继续书写了高素质屏幕的进化论。代系更迭,荣耀70系列最起码的底线是保持“好屏幕真香定律”。也可以说,保留了之前荣耀60系列的那一套出色的屏幕配置方案。
这次荣耀70系列的屏幕均为10bit 色深,带来10.7亿种色彩呈现。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屏幕是6.78英寸OLED流光四曲屏,刷新率支持四种模式,即智能/120Hz/90Hz/60Hz;荣耀70屏幕为6.67英寸OLED超曲面屏,刷新率支持三种模式,即智能/120Hz/60Hz。
进阶的调光体验是一处看点。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在OLED 屏上通过算法将硬件的4096级调光优化为万阶亮度调节,特别在自动亮度调节模式下,亮度变化会更加细腻、平滑和流畅。不过,荣耀70仅支持4096级亮度调节。
另外,荣耀70系列搭载了1920Hz高频PWM调光,带来更好的护眼调光体验。研究表明,PWM频率高于1250Hz时,人眼感知频闪会明显降低,有助于减缓视觉疲劳。因此,荣耀70全系采用的1920Hz高频PWM调光,频闪的频率更高、频闪的条纹更细,屏幕闪烁感更低。简单来说,荣耀70系列保持了荣耀60系列屏幕的高素质,也有显而易见的Magic旗舰的影子。
在视频增强方面,荣耀70系列支持SDR2HDR算法技术,让SDR 视频源也能呈现HDR效果,充分发挥HDR高动态的显示效果,视频具有生动的色彩、对比度、动态范围明显提升。几大主流视频平台均支持这项算法。
这里还有一个小科普。为了实现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显示行业引入了HDR技术,在动态HDR技术中有三种动态HDR技术,分别为HDR Vivid、Dolby Vision、HDR10+。其中,HDR Vivid是中国自主的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标准,并由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联盟)发布。HDR Vivid让用户在影像中看到更逼真的画面、更丰富的色彩还原、更深邃的暗部细节及更精妙的亮部处理。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又没荣耀70的事儿)通过了HDR Vivid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认证,支持爱奇艺等平台的HDR Vivid视频源。
最后还提一句,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可动态监测视频通话时分辨率情况,当网络不畅造成分辨率较低时,智能调用AI SR算法,将视频解码器获得的每一帧图片数据进行超分,从而智能提升清晰度,并修复丢失的细节,改善用户体验。是的,荣耀70再次哭晕洒泪而别。
荣耀首次跨平台的“性能作品”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看重手机的游戏能力,而游戏能力也是目前手机运算平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推动力。荣耀与高通和联发科的关系,其实都保持在一个非常紧密的境地。走量的机型,荣耀选择过很多次天玑平台。
而高端机型方面,这两年它虽然骁龙平台用得比较多,但也不乏天玑机型的代表作,比如之前的荣耀V40,就好好秀了一把当时的旗舰级平台天玑1000 Plus。只是很少有人在之前就预料到,荣耀70系列会选择跨平台的配置来打造,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机型的首次。对于经历过两代使用骁龙778G平台的荣耀数字系列机型的拥趸来说,荣耀70系列的性能惊喜是实实在在的。
这次荣耀70系列共选择了三个SoC平台,其中荣耀70 Pro+搭载天玑9000旗舰芯片、荣耀70 Pro搭载天玑8000旗舰芯片、荣耀70继续搭载高通骁龙778G Plus芯片。虽然平台不同,但它们均加持荣耀Turbo X技术,由资深的荣耀Turbo工程师团队对用户的日常使用、游戏场景等高频场景下的性能需求做深度调优。
若是要论三个处理器平台的性能细节,这里没有必要展得太开,简单说说。荣耀70 Pro+配备天玑9000高端旗舰芯片是2022年天玑阻击骁龙的巅峰之作,其采用台积电4nm制程,最新一代Armv9架构,三丛集设计,ARM Cortex-X2超大核主频高达3.05GHz,GPU采用十核心Mali G710。它的各项指标不仅大众耳熟能详,也深受业内认可,功耗的性能的表现堪称年度级作品。
荣耀70 Pro配备天玑8000旗舰芯片,采用台积电5nm制程,CPU采用A78超大核,最高主频2.75GHz。从目前已经上市的多款天玑8000/8100平台机型的口碑来看,它对于骁龙870的压制有有效的,75万分以上的安兔兔成绩也是性能信心的保障。
至于荣耀70配备高通骁龙778G Plus芯片,采用台积电6nm制程工艺,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了。实话实说,荣耀50系列和荣耀60系列使用的骁龙778G(包括Plus版本),在荣耀调优之后,其“稳帧率吃鸡”的效果是不错的,即便是“吃性能胃口很大”的《原神》也有49帧的极致表现,如果不太挑剔的话,可以说骁龙778G与骁龙888在很多游戏里都有着接近的实际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骁龙778G“全身都是同时代旗舰的架构规范”的原因)。
显然,如此深入的调校,荣耀基本上把目前骁龙7系的潜力“压榨”到了极致。这次荣耀70系列把它当成“起步配置”,也是情理之中。如果非要再挑剔一点,那么没有使用全新骁龙7 Gen算是一个小遗憾,但相信荣耀之后会有此平台的机型跟进。
三种平台虽各有高低之别,但“超预期实现平台整体需求”的目标都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况且,与影像端的表现一样,荣耀最擅长的“软调校”在运算平台上也继续得以发挥。
作为Turbo技术的开创者与引领者,荣耀始终坚持“双轮驱动”的研发理念,用坚实的研发实力挖掘硬件的更大潜力。在荣耀70系列中,荣耀Turbo技术的原班人马针对天玑平台与高通平台进行深度调教,并加持OS Turbo X与GPU Turbo X调优技术,让同样的旗舰芯片,呈现更强的综合使用体验。
其中,OS Turbo X技术的加持使得荣耀70系列在芯片性能优化方面继续保持“稳定的压榨潜力”,让它们所搭载的天玑和高通平台芯片均获得了进一步的深度调优。可以说,OS Turbo X技术内置智慧内存引擎和系统级抗老化引擎,最终铸就荣耀70系列同样的芯片带来更好的体验。其中,智慧内存引擎(支持更多应用保活,高频应用优先保活)和系统级抗老化引擎(36个月OS操作系统平均老化率仅有2.4%)都是深得人心的细节加分项。
GPU Turbo X就更不用多谈了,它是荣耀在软硬协同的研发理念下开发出的图形加速技术,可以在低功耗下更高效率的处理游戏画面。过去历代荣耀机型,我们可以说是看着GPU Turbo一步步进化为GPU Turbo X,其实际效能对于游戏体验来说是真切和可感知的。由此,荣耀70系列也大量支持主流游戏的高帧模式,进一步强化了荣耀50系列和荣耀60系列所营造的良好体验,90/120fps帧率的顶格游戏表现,伴随后期升级的持续新作加入,对游戏玩家的友好度极高。
当然,游戏体验的高水平状态,还有一个新看点。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首发了荣耀移动游戏GPU超级渲染技术,从GPU底层进行优化,提升渲染管线运算效率,降低GPU负载。GPU着色器性能提升30%,重载游戏相同场景功耗下降5%,温度降低1℃。
另外,依托于多年深厚的通信技术的沉淀,荣耀70系列也深度优化了常用场景下Wi-Fi、移动数据、NFC的联接体验,实现单一网络下速度更快,多网切换下更稳定的网络体验。这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Link Turbo进化版本——Link Turbo X技术+通信短距能力(结合芯片平台的能力以及AI算法,Link Turbo X能够智能识别用户的使用场景,使手机快速识别、优选到质量最好的蜂窝小区,避免网络异常,保障流畅的通信体验)。
续航,务实与激进的平衡
直言不讳地说,在电池组件方面,手机从2021年已经开始进入了“百瓦充电”的竞争格局。所以自荣耀50 Pro开始,荣耀也进行了自己的“百瓦”战术构筑,从这个角度来说,荣耀50系列也值得被镌刻在其历史丰碑之上。随后,荣耀60系列又“回归”到了66W有线充电的配置,这当然不是倒退,恰恰荣耀对荣耀60系列其市场定位和受众需求的“再理解”,并作出的一种更加均衡与理性的选择。今日,荣耀70系列继续踏入“百瓦俱乐部”,又是一种市场需求的必然。
当然,具体来说几款机型还是有区别的。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采用100W有线超级快充方案,单电芯双回路多极耳的设计,让这块4500mAh的电池更薄、更安全,能量密度更大。从技术角度来说,荣耀70系列两款高配机型的电池采用双回路设计结合最新多极耳电芯工艺,加持创新的4:1电荷泵技术,15分钟可充至 60%电量,30分钟充满。
从取舍的角度来说,之前荣耀60系列全系都是4800mAh电池与66W快充的方案,做到机身厚度与重量都同荣耀70系列无异,这很正常。和更前一代的荣耀50 Pro相比较,同样是100W超级快充,如今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的电池容量大了500mAh,提升非常明显且有意义,这也的确是“进步的魅力”。
另外,荣耀70还是延续了荣耀60系列的4800mAh大电池与66W快充方案,20分钟可充至60%电量,45分钟充满。
在超级快充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方面,荣耀智能充电模式,通过系统内置AI智能学习用户充电习惯,针对长时间充电场景,充电至80%以上时暂停充电,避免电池长时间处于满电状态,有效延长电池寿命。按照官方的介绍,荣耀所采用的智能充电功能,不单是基于固定的时间策略进行充电保护,更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根据闹钟、位置、航班信息等系统集成的事件智能调整充电策略,在保护电池的同时,提供更佳的充电体验。
值得点赞的一个细节是,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搭配的100W充电器比荣耀50 Pro的充电器体积减小1/4,功率密度提升约35%,充电器体积更小,携带更方便。
总之,对于“百瓦”的市场热度,其实越来越回归理性,至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依旧如此。“较快速的充电”与“大容量电池”的组合,才是更加务实的选择。再高速的充电效能,在突破一定心理时间节点之后,用户的倾向会往电池容量的方向靠拢——毕竟,不是随时都有插座,户外续航还是得靠容量去构筑。
换句话说,如果能在20分钟内实现充到手机电量的“心理安全感”范围(比如60%),那么60W和100W的充电功率其实当前用户并不那么敏感,更大的容量才是痛点。当然,技术的进步在以后能实现更大容量和更高功率的平衡,这是后话,至少之前荣耀60系列的“66W回归”是一种实际的聪明之举,而现在荣耀70系列的“两者兼具皆可选”是一种顺应时代的平衡之举。
系统与配置,合理的顺势而为
在音频配置方面,荣耀70 Pro和荣耀70 Pro+的立体声双扬声器,硬件上采用全灌装设计,即下扬声器模组采用全腔体灌装设计和大振幅振膜。它的整个后腔空间均可灌装声学增强材料,从而实现超大虚拟后腔,低音效果显著,相比上一代荣耀60 Pro振幅提升25%,低音声压提升33%。外放播放音乐、视频、游戏等场景下,可获得更宽广的声场和沉浸感体验。
相较传统的“局部灌装设计”(在规整的区域才能灌装声学增强材料),全腔体灌装设计降低了扬声器模组的厚度,减少空间占用(无需规整区域),提高了后腔空间的声学增强材料填充率,在整个后腔空间灌装声学增强材料,实现超大虚拟后腔,低音效果提升显著。至于荣耀70,单扬声器方案,意料之中。
嗯,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荣耀70系列依旧没有内置鸿蒙系统,而是继续了Magic UI的使用,并基于Android 12将其提升到了6.1版本(首发呈现)。简单来说,Magic UI 6.0大版本在隐私安全、快捷易用、运行性能等诸多方面较上代Magic UI 5.0大版本的系统有大幅提升,性能更强劲、界面更友好。
这次首发的Magic UI 6.1,主要还是提升了AI方面的体验,比如地铁码智能识别弹出,健康码自动识别弹出等等。另外,还内置Magic文本,可识别相册图片中的文字,转换成可编辑的信息,可以进行复制、翻译、搜索等操作。当识别电话时,可直接拨打电话、发送信息。复制百度网盘链接后,系统快速弹出快捷入口,点击直达应用界面(荣耀70不支持)。
荣耀70系列还有便捷的外文翻译功能,选中外文后,点击复制,立即弹出翻译悬浮球,点击后显示翻译结果。或者在备忘录/浏览器中,选中外文部分,点击工具栏中的翻译选项。
对了,理想汽车的车主使用搭载Magic UI 6.1操作系统的荣耀手机,可以实现无感解锁。只需携带手机,拉动车门把手即可自动解锁,踩下制动踏板自动启动,远离车辆自动上锁。同时,通过负一屏卡片,不仅可以远程查看理想汽车的车辆状态,还能远程操控,上车前开窗、开空调,为出发营造舒适环境。
EF点评
回忆起三月份的时候,荣耀Magic4国内发布会后,我们与少数业内媒体同赵明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赵明再次强调,荣耀现在已经不再看重市场份额,冲击高端并向行业第一的苹果发起挑战才是荣耀更长远的目标。想法是这个想法没错,但孤木不成林,滴水不聚潭,光有Magic的顶层战力,并不足以实现赵明心中的目标。并且,荣耀在手机销量上的回归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比较重要的任务是重拾国内高端安卓市场。这个时候,荣耀数字系列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甚至我们可以认为,荣耀数字系列的市场意义,更胜Magic系列。
要真正理解上面的话,我们也可以换一个提法。如果说荣耀50系列是“静观其变之后的真正涅槃”,荣耀60系列是“涅槃之后的再进化智慧”,那么如今荣耀70系列真正可以不提“涅槃”了,因为它完成了过去与未来的传承,实现了真正的“新起步”,无论是外在美学还是内在涵养——比如此篇的主题,光影艺术决定时代焦点,为的,是阐述荣耀对于“旗舰机型归于美学”的理解。甚至,对于骁龙和天玑的“采纳和调校”,亦自此翻开了荣耀的新篇章。这些,可都是战略级的意义。
虽然都在强调设计艺术和色彩光影的美,但与荣耀50系列和荣耀60系列不同,荣耀70系列这次选择了在配置上和竞品进行正面厮杀,运算性能平台的“第一梯队”原则不仅符合当代受众的本能喜好,更迎合了年轻人群娱乐体验的横向产品力刚需。荣耀这么做,还是如前文所述,强化和变革了其数字系列机型的风格化标签,“变局的智慧”愈发明确。
购买建议方面,我们当然更推荐各位选择荣耀70 Pro或者荣耀70 Pro+,那会让各位体验到最完整的荣耀70系列魅力。有趣的是,12GB+512GB版本的配置,居然荣耀70 Pro+没有,而另外两个版本却有。由此这也能判断出荣耀想主推的机型是什么,毕竟2022年了,512GB ROM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刚需,各位自己品。至于荣耀70标准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拉满年度特质的“荣耀60影像强化版”,就比较好理解了。
总之,在国内一致冲击高端、对标苹果的大趋势下,荣耀作为扛起大旗的领跑者,跑得更快、发力更猛是必然的。但是,冲高端靠的并非一口气,而是更持久的积累和更深厚的技术积淀,以及一点运气。荣耀70系列这种具备重新定义高阶美学的产品,不光有时尚的格调,更有旗舰的韵味,由它来夯实荣耀高端路线的基础,由它来为Magic系列提供坚实的“侧翼”,显然是荣耀2022年的一步坚实的棋招。至于运气,爱笑的赵明和积极的荣耀,从来不缺运气。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