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极限,小屏旗舰顶格呈现
小米12S 手机
在影像组件上,这次小米12S系列的用料诚意依旧非常足,尤其是小巧的小米12S,主摄也被安排上了IMX707。按雷军的观点:“索尼传感器,旗舰机用最多IMX766,IMX989是天花板,而 IMX707也是超级存在。除了IMX989,IMX707最强”。
的确,对比之前小米12的IMX766(绝大多数同价位的竞品,也是选择的IMX766),IMX707的感光面积提升48%,进光量提升49%,这为接下来的“暗夜精灵”提供了硬件层面的基础保障。“价钱(元件成本)也贵一倍多。”雷军显然很得意自己的魄力。
说到配置的提升,小米12S可以聊的话题排在首位的,毕竟它的主摄从IMX766换成了IMX707,看齐了Pro版本,也弥补了之前小米12的小遗憾(虽然当时依旧属于很诚意的强选)。从表面参数来说,小米12S的后置三摄方案与小米12的三摄方案相比,最直观的变化是IMX766换成了IMX707,广角与长焦镜头看起来都保持一致,500万像素长焦和1300万像素超广角。
作为目前索尼仅次于IMX989的大底,这颗IMX707传感器拥有1/1.28英寸大底,单个像素面积为1.22μm,四合一像素技术获得2.44um的单个大像素,7P镜头。显然,它比小米12的IMX766更有实力。实际上,小米12S系列这次所强调的“徕卡影像体验”,很大程度上也需要IMX707来作为“底线”。
另外,在小米12系列上颇受好评(甚至叫核心卖点)的“小米影像大脑”系统同样没有缺席小米12S系列。要知道,凡事敢称“最”又不怕被友商怼,是要拿出真本事的——这“最快抓拍”的动力核心,就是“小米影像大脑”系统。
它分为四个部分:“意识识别单元”,能及时响应用户的快门动作,在毫厘之间;“计算单元”,快速调整画质并输出最优化的成像;“加速引擎”,其原理就是从系统层面协调其他应用的系统资源占比,保证拍照过程的流畅度;“生态引擎”,协调第三方影像应用的硬件层面优化效果。是不是看起来有点枯燥?那就说一组数据吧。
在“小米影像大脑”和硬件层面的优化配合下,能够“每秒30张闪电连拍”的小米12S的相机启动速度比同档次机型快约20%,拍后输出成片的速度快约50%,连拍成片速度甚至要快约200%,夜拍成片速度快了接近40%。这些数据都来自小米官方,而即便这些量化的数据在不同品牌看来存在“不服气”的因素。
同时,小米12S系列全系也保留了小米12系列的“CyberFocus万物追焦”系统,其源自小米CyberDog的主人追踪系统。所以说,有技术积累,玩什么都万变不离其宗。这套“CyberFocus万物追焦”系统能够对人体以及常见小动物进行AI自动识别和追踪,并在追踪过程中有学习技能,可以不断强化自己的识别能力。同时,它还能锁定被追踪目标,建立对目标的立体认知,即便是目标丢失,也能在3秒内快速找回,这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尤其重要。
对了,3200万像素的前置镜头也还是小米12S全系标配,这是小米12系列所留下的高标准,不仅超越之前的小米11系列,也更加符合2022年的“自拍标准”。硬件级的单帧HDR水平,支持逆光人像视频拍摄,“原生美肌人像模式”借助AI修复各种皮肤问题,诸如此类无一遗漏。而且,这次小米还针对男性自拍美颜的客观需求,增加了质感美颜功能,在“把男人拍得帅的同时,不会过度磨皮或修饰”,保持男性脸部轮廓的线条之美,更保持男人的阳刚之气。记住,这件事,很重要。
小尺寸新旗舰延续“黄金舒适”
大半年之后,话题的热点依旧很容易被聚焦在小米12S这台“小尺寸新旗舰”上。毕竟,越来越大的屏幕和越来越大的机体,在广义的消费群体里始终存在诸多不便,对于“块头小一些但性能不能妥协”的“小尺寸旗舰”,很多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也有源自客观的刚需。小米12在半年前的尝试,得到了市场肯定的回答,如今小米12S延续这一份“黄金舒适度”,也在情理之中。更重要的是,在很多肉眼看不到细节改进上,小米12S对小米12有着精准的提升。
之前我们就说过,小米很清晰地与目前三星和苹果在旗舰机型上的产品策略保持一致,即通过不同屏幕尺寸的机型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道理都懂,但要真正做好这个产品序列的规划,还是需要出色的研发能力和出色的供应链把控能力,小米对此都不缺。
这次继续肩负“小尺寸旗舰更迭”重任的小米12S还是没有如有些人预期那样配备2K屏幕,侧重仍然为了更好的续航体验。当然,小米12S还是保留了之前小米12那块非常出色的旗舰屏幕:高PPI、12bit色深、高对比度、杜比视界、GGV保护玻璃(Corning Gorilla Glass Victus,目前最坚固的康宁大猩猩版本,小米的旗舰之前也多次采用)……实际上,这块高精度AMOLED微曲屏还采用华星第五代发光材质。
之前我们就说过,6.28英寸这个尺寸,可以说是小米经过非常周全的考虑和权衡之后,作出的选择。柔性屏和先进的封装工艺,营造出来极其完美的边框,让小米12S的机身宽度继续控制在70mm以内,这比屏幕尺寸更小的iPhone13还要窄——窄,是当前全屏手机握持和操作的一个核心影响因素。诸多强调“轻和薄”的机型在真实的使用过程中,并不能带来预期中的舒适感,问题就在“宽度”上面。
试想一下,当一个成年人在握持小米12S时,拇指和中指能够轻松地触碰到一起,那种惊喜,是多少年前才有的回忆——哦对,半年前小米12就让大家重温过这份回忆了。
小身材的旗舰级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第一代骁龙8+采用更好的制程工艺实现了更有效的功耗表现能力,不同于我们过去几年熟悉的“骁龙套路”:半年一次“Plus”版本升级,围绕更高频率的调校而行。甚至,官方对于这套“三来年最让人动心”的处理器平台之命名,也颇为用心:第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
这很明显是要和之前的“全新骁龙8 Gen1”产生不一样的消费认知意识。所以,我们不妨把它看作一次“完全不同”的旗舰平台升级举措,更见小米的诚意——之前第一代骁龙8+发布会的时候,小米王翔也说“这一代可不是像骁龙888+那样的小打小闹,而是体验上的大革新”。
第一代骁龙8+平台相对前作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工艺制程改成了台积电4nm,核心面积缩小21%。换句话说,若是从骁龙888算起,大家等了一年半的“救世主”台积电终于来了,按大众的话说,“天下苦三星制程久矣”。
CPU方面,虽然核心架构保持不变。但是更优秀的制程工艺,不超频实在说不过去。详细看看:1颗Cortex X2超大核,由3.0Ghz提升到3.2Ghz;3颗A710大核,由2.5Ghz提升到2.75Ghz;4颗A510小核,由1.8Ghz提升到2.0Ghz。GPU方面,依然是Adreno 730,但官方也表示是超了10%。
如此一来,CPU和GPU各自性能提升明显,但功耗却又整体下降了30%~33%,这可是一件不容易的妙事。从小米官方的数据来看,在屏幕与电池配置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小米12S Pro比小米12 Pro的常规通勤续航表现提升了15%,重度应用的用户甚至能体验到20%的续航提升表现。
而且,这是保证性能提升的前提下所实现的续航提升,前面的介绍已经阐述了这个逻辑。在《王者荣耀》的120帧测试里,小米12S Pro的平均帧率接近119fps,较小米12 Pro有可见的提升,且功耗降低接近10%;在《原神》原画质60帧测试里,小米12S Pro平均帧率达到59fps,较前作的性能提升更是超过15%,功耗下降超过14%。
为了配得上第一代骁龙8+,满血版的LPDDR5 RAM和满血版的UFS3.1 ROM自然是不会缺席,小米在性能上的“榨取能力”从来都不是问题,这也让我们反而少了很多着墨的动力。过去的小米数字旗舰,在RAM和ROM的选择方面,也都走在同时代的前端,这方面各位从来不用担心。
不过,散热方面我们还是要继续聊一聊。实际上,性能与功耗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成正比的,即便是特别侧重功耗控制的第一代骁龙8+,也必须严肃对待其散热的问题,至少让它随时能够全力以赴,总不会错。
在机身冗余并不宽裕的标准版小米12S而言,散热的问题是个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仅影响于处理器本身(当初小米12亦是如此)。小米的方案是继续保持超大石墨散热区为主体,白色石墨烯对处理器区域进行重点照顾,2600平方毫米的VC板作为辅助——0.3mm依旧是目前极薄的VC板标准,它所营造的液冷散热模组,其改进的Mesh工艺让液冷内部毛细结构密度提升20%。另外,铜箔和导热凝胶,散热能力覆盖到机器内部的每一处小细节,还是我们熟悉的上下包夹的三明治结构(采用了目前最小且密度最高的5G主板,器件多了10%,面积小了17%),形成立体高效的全方位散热系统。
这套组件从成本和诚意上都到位了,配合上小米常用的“多温控传感器”方案与系统软调校,其效果还是符合我们的预期。说到温度传感器,这个传统不能丢。小米12S系列同样内置整机温度的多点监控,机器内部分布排列了多个温度传感器,组成多源温度监控系统,可以精确感知主板、CPU、相机、电池、接口等不同区域的温度情况,匹配最合适的 AI 温控模型,合理调配整机的温度控制策略,让手机的温控更加精准细腻。
对了,小米12S也保持了小米12的4500mAh的电池,67W有线秒充和50W无线秒充,没有留什么客观遗憾。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