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Parrot的Minidrones系列产品一直都是极客与航模爱好者们的最爱。它不仅轻巧、便携,而且也能实现精准、专业的操控,它不仅能满足飞控迷们的需求,还能将原本并不懂飞控的你带入到这个全新的领域。最令人兴奋的是,Minidrones系列一直保持了高速的新品更新速度,这不,新到来的便是Parrot Swing和Parrot Mambo 两款极为有趣的无人机。 还记得上一次到来的两款Minidrones系列产品——Jumping Night和Airborne Night吗?这两款产品均是在普通版本的基础上添加了高亮度LED灯,从而使你的Minidrones变为“夜行动物”。而这次的Parrot Swing和Parrot Mambo更加有趣:前者是业界首款固定翼垂直起降微型无人机,可瞬间从四旋翼模式切换至固定翼无人机模式进行竞速飞行;后者则加入了更为有趣的功能。比如可添加抓取小物件、发射炮弹或照亮黑暗区域配件。从表面上来看,Mambo是将Airborne Night的标配照明功能变为了选配,并加入了更加丰富的可选功能,但事实上,新品带来的远不止于此,它们还配备了专用游戏手柄Parrot Flypad和专属操控应用程序FreeFlight Mini,可以进一步提升操控距离,并能让玩家在离线状态下设置Minidrones的各种飞行参数,这样使得两款小型飞行器变得更为专业,也更富乐趣。
-
随着苹果iPhone 7Plus使用了双摄像头,本就等着以苹果作为风向标的国内外手机厂商立马跟进,各种广告词的狂轰滥炸,加上地面推销人员的口灿莲花,2016年年末的手机圈又刮起了一股双摄像头的旋风。就连询问路边吃瓜的围观群众,今年买哪种手机,恐怕都还是有几个能回答你要买两个摄像头的才好。 事实上双摄手机确实刺激了消费者尝鲜的欲望,尽管它的实际使用效果不如大家想象的那般好——软硬件的优化即便是苹果都还没有做到位,很多手机的大光圈背景虚化功能都还有着较为严重的涂抹效果。因此在现阶段,一款靠谱的单摄手机才是大部分消费者正确的选择,OPPO R9s便是这样一款在做工、功能上挑战极限的机型,堪称2016年末的单摄之王。
-
从前几年的新兴技术代表名词到如今的主流技术,大数据对于企业的意义已经从附加能力上升到了核心竞争力,从提升运营效率的手段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根基。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企业级市场、消费级市场还是政府公共服务,大数据都已经成为必备的技术手段,具备先天数据和计算优势的企业都开始加快布局,其中就包括各国运营商。 纵览国内外的通信企业,大数据的价值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AT&T、Verizon、Telefonica、DoCoMo等国际运营商都积极利用自身在用户信息、地理位置、网络信令等领域的数据优势,对接金融、零售、旅游、物流、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商业和非商业需求。反观国内三大运营商,却未能在大数据领域取得普遍性的提升,最多只是在某些局部有几个亮点,体系化、常态化的产品和服务却很少。不过,国内运营商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来逐步扭转这样的局势。
-
从小米将智能手机的价格拉低到两千的那天起,众多的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将自己的目标瞄准到了千元机上。而当大家都开始拼价格,在千元级手机上厮杀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众多原先千元级的手机,却默默地提升了自己的价格,用特立独行的性能和特质,逐步蚕食着更高端的手机销售市场。在这许多手机品牌之中,华为荣耀作为一个面向年轻人的手机品牌,更是跨了一大步。它们推出的最新产品荣耀6X一改往日千元级手机仅仅作为入门级的辅机配置的问题,用华丽丽的双摄像头证明了自己能成为用户手中主力机的潜质。而从999起步的价格,也说明它并没有忘本,依然恪守了千元机得以扬名的价格底线。不过是不是有了抢眼的硬件配置,就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呢?这个问题,则需要用户通过我们的评测人员文章才能得到结果了。
-
在小米横空出世之后,在手机界,就自然形成了两种团体,一种叫做米粉,一种就叫做米黑。确实,虽然是一个将智能手机价格拉下神坛的品牌,但是诸多营销方式以及营销手段,确实都不敢让人恭维。而作为曾经国产手机销量的排头兵,如今在被后来者追赶上之后,却让人觉得它在手机制作方面显得越来越生疏了起来。而是否如此呢?是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呢?小米手机突然发布的小米MIX给予了所有质疑者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款无边框的手机,利用现有技术,采用颠覆性的设计,带给了现在仅仅依靠芯片组来比拼性能,依靠明星来哄粉丝的手机市场一阵清凉的微风。虽然无论如何说,这款手机不是一般运气的人能买到的。不过官方不也说了吗?这个本来就是不能量产的玩物。
-
往回倒转12个年头,正是Moto风生水起的那一年——2004年Moto正式推出第一款超薄手机Moto V3,时尚的刀锋式超薄外形掀起了手机界的一股全新潮流——Moto Razr,这股由Moto引领的纤薄潮流为其揽获了不少的忠实粉丝,这一过就是12年。虽然,在这12年中Moto经历了很多手机厂商没有经历过的大起大落,但正是这种经历让Moto在回归中国市场和纳入联想大家族之后,为我们带来了有别于万千“机海”的别样风采,这其中除了那帮对于Moto手机设计近乎痴迷的工程师以外,联想也为Moto注入了一些不一样的细节。就在今年9月,Moto在联想的带领下,一改以往的“手感为王”设计理念,把多年前的视觉美学——刀锋设计运用到了全新一代Moto Z系列之上,全新的Moto Z系列模块化智能手机,除了树立“定义模块化手机”理念,刀锋要素再度被复刻在Moto Z之上,实现了联想想要的那份视觉冲击力。那么,流淌着刀锋之血的Moto Z系列模块化智能手机,有着怎样的设计故事呢?